美中網路競爭升級 互相威嚇如冷戰

2015-04-07 17:24:25 作者:udnbkk55 来源: 浏览次数:0

喜歡就分享這篇文章

 歐巴馬總統上周簽署行政命令,將對境外針對美國的網路攻擊實施報復,財政部將凍結或沒收網路攻擊者的財產。如攻擊美國銀行系統、電力系統及盜竊信用卡信息等,都將被制裁。歐巴馬強調,來自中國、俄羅斯和伊朗的駭(黑)客經常攻擊美國目標,美國將採金融和旅行等各種制裁。這項行政命令旨在威嚇外國的網路攻擊,也和中國近期制訂反恐法有關。雙方針鋒相對,顯示美中間網路競爭日趨激烈,有如美蘇冷戰的再版。
 
此前,中國正展開制定反恐法草案,規定美國科技公司在內的所有外國通訊及網路業者,只要公司設在中國,都需向北京當局提供資訊,以便中方進入監察。歐巴馬上月間曾嚴厲批評中國的行動,警告說,中國若想與美國做生意,就必須改變政策。如果北京拒絕改變,美國國會也會修正法律,雙方涉及網路安全的貿易戰將一觸即發。
 
中國首部反恐法草案,再度掀起中美之間網路安全爭議。中國2014年底對外公布首部反恐法草案,要求中國境內所有外國企業,必須將伺服器和用戶數據保留在中國境內,向中國執法部門提供通訊紀錄,並接受官方審查與恐怖主義有關的網路內容。中國政府月前又公布第二份修正草案,預料可能在近期內通過。
 
去年5月,美國司法部起訴五名涉及駭客攻擊的解放軍軍官後,美中之間網路戰即劍拔弩張。北京的自信似乎日益增加,主動對美國廠商與外國公司提出嚴苛的網路檢查要求。目的雖在反恐,但也藉機監控境內外互通的訊息動態。
 
美國認為,中國新反恐法的兩份修正草案,一旦在人大常委會獲通過,將使西方設在中國的高科技廠商,從此受到中方嚴厲監控。包括美國科技公司在內的通訊及網路業者,都需向中國當局提供加密密匙,保護數據的驗證碼,並為系統安裝安全「後門」,以便中方隨時進入監察。歐巴馬指出,這將迫使所有外國公司交出用戶數據,讓中國政府可窺探或保留用戶數據,監控外國公司,甚至取得機密數據。
 
美方認為,若北京當局執意通過並執行新反恐法,中國與西方的經濟將兩敗俱傷。中方政策原先可能是為反恐或防範電腦駭客,但嚴重的反效果值得重視。無論歐美公司或任何境內外資公司,把大量數據和個人資料交給中方,企業信譽必嚴重受損;而從長遠看,外商如因此卻步,中國經濟也可能受損,對中國繼續開放的政策不利。
 
歐巴馬說,他已向習近平主席直接提出有關問題,如果中國希望與美國做生意,就必須改變政策。對微軟、蘋果等矽谷公司而言,這些法規勢必造成中美雙方在網路安全和科技政策的嚴重對立。這些法規不啻逼迫外國企業,把運作機制交給中國政府,以窺探與追蹤所有的服務用戶。預料習近平9月國事訪問美國,這個議題可能成雙方的重大分歧點。
 
實際上,在中美網路安全鬥法過程中,中國仍瞠乎美國之後。首先,美國在高科技、資訊科技、太空科技、網路科技研發方面,都遙遙領先世界其他國家。更重要的是,美國的領先不是小幅與部分領域的領先,而是大幅與全方位的壓倒式領先。
 
其次,美國在高科技、資訊和網路科技的優勢,使歐巴馬可對其他國家評頭論足。據歐巴馬說法,伊朗資訊科技與網路科技算差強人意,因為伊朗的科技人才2011年底,竟然將一架美國的無人機引導到伊朗的一個機場降落,還複製了一架。此外,歐巴馬讚揚中國與俄羅斯的高科技、資訊科技與網路科技的成就,因為中俄正是美國在這些領域的主要對手。至於北韓,他則嗤之以鼻,因為平壤承認北韓的網路,月前被外國足足駭了八小時之久。
 
關鍵因素是,網路安全方面,美國早在2013年初就具有能力,在一小時內癱瘓其他國家的網路系統,只是要不要這麼做,和互相報復引發如核戰般的「互相毀滅」後果而已。因為網路戰可能是「殺敵一千、自損八百」的局面。
 
歐巴馬說,如果中國希望繼續與美國做生意,就必須改變政策。美國似乎有恃無恐,畢竟美國固然需要中國市場,但大陸更需要美國市場。美國的撒手鐧,是北京如拒絕改變政策,美國國會將修正法律,對中國進行貿易等報復。歐巴馬上周的行政命令,就是出手第一步棋。
 
 

[错误报告] [推荐] [收藏] [打印] [关闭] [返回顶部]

最新图片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