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立倫如堅拒參選 恐引發骨牌效應

2015-04-20 10:28:18 作者:udnbkk55 来源: 浏览次数:0

喜歡就分享這篇文章

 軍重量級領袖朱立倫17日拋出政治震撼彈,宣稱不參加2016年總統大選。消息傳出,各界震驚,藍營支持者普遍感失望。如果他不改變初衷,後遺症不少,不僅國民黨氣勢更萎靡,兩岸關係、中華民國國運都可能受影響,亞太情勢、美中關係也可能間接受波及。
 
朱立倫一再表示不參加總統大選,當然有他的公私立場考量。首先,2014年九合一選舉,他在新北市長選舉僅以些微差距,險勝民進黨的游錫?,雖非敗軍之將,但卻難言勇,還承諾選民市長要做到任滿。
 
其次,他既接任國民黨主席,希望鼓勵黨內其他精英出馬,不想「裁判兼球員」,自己規劃的目標是2020年再選;何況藍營面對蔡英文領先的聲勢,選總統是黨內公認的艱難任務。
 
再次,國民黨九合一敗選後,六都僅剩新北市,他如參選總統,很難帶職參選,新北市長勢須重新改選,不無可能讓國民黨再輸,造成六都盡失;如果總統也選敗,朱勢須請辭黨主席,等於「三頭皆空」,可能意味朱立倫政治生命告終。
 
朱立倫動向受矚目,主因有三。其一,他是藍軍所有可能參選者中,最具政治實力者,既是新北市市長,也是國民黨主席。其二,他是藍軍檯面上較不具爭議的人物,黨內各方都可接受。其三,無論年齡、能力、口才,他都是藍軍中最具「總統相」的佼佼者。
 
但他愈是眾望所歸,一再拒絕出山,就愈可能傷害國民黨氣勢,「主帥棄戰,仗如何打下去」。如果朱立倫勇敢參選,即使屬黨的徵召,國民黨上下士氣或可一振,並在輔選立委過程起「母雞帶小雞」作用。即使問鼎總統寶座敗北,因為已盡一己之力,求仁得仁,光榮敗退,不會被視為國民黨的罪人。
 
反之,如他不願代表國民黨參選,由其他黨內精英「候補」,不僅其他人選勝算更低,也難發揮「形象牌」的引領示範作用。而讓國民黨立委候選人慘敗,甚至失掉立法院多數黨地位,其結果,因黨主席畏戰、怯戰而導致國民黨總統、立委雙輸,國民黨聲勢將跌落谷底,而朱立倫也可能成國民黨「新罪人」,黨主席職位恐難保。
 
其次,朱立倫拒絕披掛上陣,導致國民黨在總統、立委選戰雙輸,讓民進黨全面執政,兩岸可能出現新局面。民進黨選前都不願接受「九二共識」,全面執政後,接受國共兩黨同意的「九二共識」的可能性偏低。台灣選舉如以這樣的結果「給北京顏色」看,兩岸政治基礎不牢下,兩岸關係不僅「不進則退」,而且不免將如習近平主席所說的「地動山搖」。
 
第三,朱立倫是國民黨主席,卻不能為黨分憂,為國分勞,以民之所好好之,帶領國民黨支持者與民進黨奮戰,保衛中華民國正統,有如將中華民國命運和未來,拱手讓給民進黨操作。個人政治前途和算計先於大節大義,輕則使台灣發展遲滯不前,重則國家命運萬劫不復,則朱立倫如何面對藍營選民?2020年將如何選?又如何寄望好的歷史評價?
 
第四,兩岸關係一旦「地動山搖」,亞太情勢不免受波及。自認戰略思維更貼近美國的民進黨或蔡英文如勝選,可能誤認台灣應配合華府在南海的政策,甚至宣布放棄U型線(國府時期稱九段線或十一段線),使南海情勢更複雜。另方面,綠營執政後也可能嘗試與日本建立攻守同盟,共同對付中國大陸,雖未必能達此目標,但至少可藉操作這些議題,使西太平洋和南海情勢更雪上加霜。
 
第五,綠營如輕舉妄動,美中關係難免受波及。如果兩岸關係生變在可控範圍,則美中兩國可能只像2006至2008年間採取的「美中共管台海(灣)」,針對台獨相關議題進行控管。但如台獨聲浪因民進黨勝選更甚囂塵上,引發兩岸緊張,甚至爆發軍事衝突,美國將陷入介入或不介入的兩難。如屬民進黨或蔡英文主動挑釁,則是台灣咎由自取,畢竟這是台灣多數選民投票的結果。但2300萬人民又何辜?
 
朱立倫本有規劃自己政治生涯的權利。但政治人物享有群眾賦與的榮耀和信任,相對就有應盡的義務和該犧牲的權益。他最後究竟大局為重、蒼生為念,或擇安而棲、獨善其身,台灣非綠營民眾,特別是泛藍選民,恐怕都有「斯人不出,奈天下蒼生何?」的感受。就私利或顧大義,選或不選,就看朱立倫的抉擇了。
 
关键词:骨牌朱立倫

[错误报告] [推荐] [收藏] [打印] [关闭] [返回顶部]

最新图片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