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倍訪美強化美日同盟 劍指中國

2015-04-29 13:00:03 作者:udnbkk55 来源: 浏览次数:0

喜歡就分享這篇文章

 日本首相安倍晉三26日抵達波士頓,展開一星期訪問美國行程。安倍28日在白宮接受歐巴馬總統國宴招待,29日在國會參眾兩院聯席會議發表演講。他與總統歐巴馬、副總統拜登、國家安全顧問萊斯及國務卿柯瑞會談,都涉及美日今後的全球戰略合作、「跨太平洋夥伴協議」(TPP)進展、美中日俄關係、美日是否共同插手南海與東海、是否在亞投行(AIIB)、「一帶一路」採取協同措施,以及是否聯手攻打「伊斯蘭國」(IS)等議題,對全球戰略可能的影響不小。
 
柯瑞與國防部長卡特,與日本外相岸田文雄與防衛大臣中谷元舉行會談後,公布新「美日合作防衛指針」,加強離島防禦及日本行使集體自衛權後擴大的協防項目,支援對象不限美國、活動範圍不限日本周邊。美日合作防衛指針18年來首度修訂,將釣島納入安保,即是給北京臉色看,還包括美國飛彈防禦系統及東海與南海角色,目標當然都「劍指中國」。
 
無論與歐巴馬會談或對美國國會演說,安倍都將利用機會,表明日美雙方的堅強關係為基礎,共同打造21世紀的和平與繁榮,開創新時代。這個目標不僅需要強大的軍事實力,更需要領導人強而有力的政治意志。安倍此行主要就是確認日美合作防衛指針升級,並強調日本戰後推動民主、自由、人權、人道援助、經濟與技術援助的貢獻,明指美日結盟,就是體制和價值觀相同,惺惺相惜,暗示與中國的不同,因此美日更要加強結合。
 
當然,「跨太平洋夥伴協議」是重點。論者認為,這是美方扳回亞投行外交挫敗的重要舉措。但美日能否有重大進展,取決於雙方克服國內的反對聲浪。近期美日部長級TPP協商有收穫,但兩國在TPP相關議題談判仍有瓶頸難解決;共和黨主導的國會能否通過「貿易促進授權」(TPA),讓TPP談判協議在國會「快速通關」,十分關鍵。
 
如果美日今秋能完成TPP談判,華府與東京將擁有兩項強而有力籌碼。一,兩國將透過強化美日同盟,推動新階段的再平衡亞洲戰略,對中國的快速崛起進行制衡;二,透過TPP規章修訂,提出新的遊戲規則,讓中國自願接受美國主導的TPP所制定的規範、規則與規定。擁有兩項籌碼後,美日將更遊刃有餘地甄選他們的盟友與夥伴,並從戰略考量選擇TPP第二波談判對象。
 
當下最重要議題,就是美日是否要在亞投行、「一帶一路」採取協同行動?亞投行與「一帶一路」提出前,北京已邀請三位世界銀行專家,協助亞投行撰寫相關章程;中國決定與世界銀行合作推動亞投行相關業務,而美日是尚未參加亞投行的兩個大國。
 
此顯示,中國對如何撰寫或修訂亞投行章程還不熟悉,需要世銀專家協助。此外,北京對如何營運亞投行也不夠熟稔。美日究竟基於什麼戰略考量,迄今仍未點頭參加亞投行?
 
首先,美日懷疑,中國對亞投行慷慨出資,顯示北京原先並非無意壟斷決策機制,但為了讓英、法、德、義等西方國家加入,後來放棄否決權,以「分化」美國為首的西方集團。
 
其次,美日當然會考慮「一帶一路」沿線的風險與困難。除了從亞丁灣到索馬利亞海域的海盜之外,沿線還有「伊斯蘭國」、「凱達組織」、「博科聖地」等恐怖團體,正虎視眈眈觀察「一帶一路」與亞投行的關聯性、利基與「商機」。
 
第三,美日若參加亞投行,固然也可分享商機,但卻有更大風險與困難。從更大的戰略考量看,美日若聯手剿滅伊斯蘭國、凱達、博科聖地等恐怖組織,等於為中國掃除「一帶一路」與亞投行障礙,讓北京未來更可揮灑自如。
 
2001年九一一恐怖攻擊後,美國發動全球反恐戰爭。當時中國官員、學者無不額手稱慶,認為美國主導全球反恐戰爭,將為中國至少帶來十年難得的戰略機遇期,讓中國快速崛起,事實發展也證實如此。因此,安倍與歐巴馬會談時,擴張美日聯盟的目的,應不是聯手攻打伊斯蘭國等議題,反而可能是留下伊斯蘭國這個禍胎,牽制中國「一帶一路」發展。
 
更關鍵的是,日本有美國聯盟保衛釣島,從此並取得南海、甚至印度洋海域爭端,與美國聯手介入的入場券。難怪一些華人網民認為,習近平主席日前與「張牙舞爪、死不悔改」的安倍會晤,既突然,又讓人無法理解。
 

[错误报告] [推荐] [收藏] [打印] [关闭] [返回顶部]

最新图片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