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紅場大閱兵 紀念二戰勝利70年

2015-05-10 12:41:43 作者:udnbkk55 来源: 浏览次数:0

喜歡就分享這篇文章

 【本報系北京報導】俄羅斯紅場閱兵於9日莫斯科時間上午10點、曼谷時間下午兩點開始,中國解放軍儀仗隊以俄語唱著「喀秋莎」進場;外界認為,普亭此次借紅場閱兵確認「朋友」,顯然多是昔日蘇聯社會主義舊友。紅場閱兵至少1萬6000人參加,並展示最新一代阿爾瑪塔坦克(Armata T-14 )等軍事裝備。
 
中國儀仗隊昨高唱二戰著名歌謠「喀秋莎」進場,這首歌是描寫前蘇聯春回大地時節的美麗景色,名叫喀秋莎的姑娘表達對情人離開故鄉、保衛邊疆的思念;儀仗隊先前彩排時就曾高歌,引發莫斯科市民共鳴。
 
當儀仗隊通過閱兵台時,身為主賓的習近平夫婦跟普亭起身致意,在校閱空中分列式通過紅場上空時,習本人抬頭觀看、表情十分開心。夫人彭麗媛看到戰機排出「七十」數字時,還用手指比劃了數字。
 
昨中共解放軍的儀仗隊102位禮兵身著最新款14式禮賓服,手持95式突擊步槍,隊形前3人是掌旗手與護旗手、後三人是軍種指揮官,「八乘十二」方陣採陸海空前後安排,共3個「八乘四」陣列。
 
對比現場表現,俄羅斯與前蘇聯歐陸國家,慣採高抬腿正步,動作較大、形象活潑誇張;中共解放軍則採75公分步距,顯得低調嚴謹、紀律性強,儀仗隊員個個不苟言笑,也不似外國軍團的面部表情多樣。
 
整體看,解放軍儀仗隊表現可圈可點,但也反映出西方與東方對儀仗姿態的審美觀點不同;印度儀仗隊此次也採中規中矩正步步伐,其國內閱兵常見的摩托車兵團花式演出,並未出現紅場。
 
對於俄羅斯普亭大陣仗舉辦閱兵儀式,有觀察家認為是藉以「確認」誰是朋友;綜觀昨出席外國元首或代表約有40人,但主要是中國、印度、越南、蒙古,以及前蘇聯時期的邦交國,仍以社會主義陣營居多。
 
5月9日勝利日(Victory Day),是俄羅斯非常重要的節日,用來慶祝偉大衛國戰爭勝利。1945年的這天,蘇聯正式接受納粹德國的降書,也宣告第二次世界大戰歐洲戰事自此結束。
 
俄羅斯紅場閱兵,出場的包括「阿爾瑪塔T - 1 4」新型主力戰車,以及空軍最新型戰機蘇愷30SM(Su-30SM )、蘇愷35S(Su-35S)。
 
关键词:俄紅場大閱兵

[错误报告] [推荐] [收藏] [打印] [关闭] [返回顶部]

最新图片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