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英文倒向美國 未必能跨越北京關卡

2015-06-04 12:10:27 作者:udnbkk55 来源: 浏览次数:0

喜歡就分享這篇文章

 各方面訊息顯示,民進黨總統參選人蔡英文今年訪美行程,為避免重蹈覆轍,明顯採取更清晰的「對美國一邊倒」政策。但華府過關了,北京就能過關嗎?局勢頗微妙。北京未明確宣示其底線,也不願華府過度插手台灣2016年大選,但卻樂見蔡英文就「維持現狀」,提出北京認可或不滿意但可接受的論述。這也是蔡英文訪華府後,直到投票後,甚至就職前,她必須完成的艱鉅任務。 
 
台灣無論藍綠總統候選人都要先訪問華府,或至少取得美方信任,通過這一關才走上總統之路,被形容為美方的「面談」「口試」。就一個主權獨立國家,尤其更癖好強調「台灣主權獨立自主」的民進黨,這很反諷。這是台灣朝野都很無奈的現實,也彰顯台美傳統關係密切,面對大陸崛起,台灣身為民主陣營一員,須依附美國為首的東亞國際同盟,尋求保護,甚至成美國制衡中國的「馬前卒」,雖很不堪,現實上卻非台灣當前主客觀因素所能改變。 
 
距中華民國總統選舉投票日僅七個多月(226天),國民黨還在掙扎,迄今提不出總統候選人。而蔡英文民調持續領先,可說已是「準總統」身分訪美國六大都會區,並與美國國務院官員、國會議員、智庫代表,交換台美和兩岸關係的政策主張。藍綠強弱對比太強烈,不知藍營大老、馬英九、朱立倫和黨內有實力的各方諸侯作何感想? 
 
蔡英文這次訪美,規畫和作業比四年前細膩。她2日投書「華爾街日報」,強調一個更穩定一致且可持續的「對中國關係」,將是她的施政重點,「需要與中國領導層及台灣人民,都建立開放的溝通管道」;也強調30多年來,台美關係一直扮演亞太地區和平穩定的基石,美國是台灣最重要戰略夥伴。 
 
這些表態既然強調施政重點是兩岸關係,但又強烈寄望美國,體現中美間取得平衡的策略。蔡英文訪美前,台灣輿論質疑她如何在不承認「九二共識」(一個中國、各自表述)下,向美國闡述「維持現狀」,因為現狀就包括兩岸交流的最重要基礎「九二共識」,因此推斷蔡英文過不了華府這一關。 
 
但媒體觀察到,美國智庫代表今年對蔡英文的評價都謹慎發言,似顯露認定她就是下任總統,不想破壞她的民意支持度。台灣輿論的質疑或許忽略一個重要因素:美中近期較勁趨激烈,華府雖仍期待台海和平不被破壞,兩岸穩定交流不橫生波折,卻未必會「逼迫」蔡英文對「九二共識」表態。 
 
目前華府正苦於缺乏工具和籌碼制衡中國,對中國政策應強硬的論調,近期在美國政學界都占了上風。而事實很清楚,台灣保持統獨選擇的模糊,包括華府對台灣前途也保持模糊,不再替北京「共管」和約束台獨勢力,對北京將是無形的壓力,也是美方可選擇的「戰略威嚇」,這是蔡英文今年訪美時機最特殊的變化。 
 
即使蔡英文對「維持現狀」的腹案,與馬英九被美方認可的「不獨、不統、不武」雷同,她卻拒絕說出。目前她公開定義的「維持現狀」就是「與美國政府立場一樣」,被批為一邊倒取悅美方,並鞏固台獨基本教義派選票,一切似乎等選上就職再說。 
 
但關鍵在華府如認可蔡英文,並不代表北京也贊同蔡的兩岸方針繼續保持模糊;更不代表台灣明年5月20日新總統就職後,如仍拒不接受「九二共識」,北京願意維持兩岸外交休兵和各種交流。面對台灣政黨再度輪替,北京有忐忑疑慮,但還保持耐心等待。畢竟過去文攻武嚇台灣反而助長台獨氣燄,收到反效果,因此記取教訓,迄今對蔡英文還採積極呼籲接受「九二共識」,這是策略、是善意,也是自信和為大局考量,不讓七年多的兩岸交流成果毀於一旦,增加兩岸民眾隔閡或敵意,也避免台灣成為中美齟齬的新觸媒。 
 
如今蔡英文的選擇,上策是藉訪美期間向美方而非北京宣示接受「九二共識」,儘管在國外宣示,再「出口轉內銷」,有些尷尬,卻因有美方間接背書,可藉美國為由安撫獨派;中策是選舉勝選後或上任就職時再宣示;下策則是拒絕宣示,兩岸攤牌,台灣迎接「地動山搖」。 
 
聲勢領先的蔡英文,總統路的最後一哩不再馬失前蹄,千萬不能只盼望華府「保駕」,完全忽略北京期待,如失去平衡,就和她投書「華爾街日報」的陳述背道而馳,心口不一,她就不值得人民信任和支持。
 
关键词:英文北京

[错误报告] [推荐] [收藏] [打印] [关闭] [返回顶部]

最新图片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