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戰略對話 料僅經貿議題有進展
2015-06-22 12:09:22 作者:udnbkk55 来源: 浏览次数:0
喜歡就分享這篇文章
第七輪中美戰略及經濟對話將於23日、24日在華府進行,這次對話有利於緩和雙方近來因南海問題引起的緊張。人民日報20日發表署名「鐘聲」(中方的聲音)文章,指兩國雖有「矛盾」,卻可按共同「利益」出發,向著建立「新型大國關係」的目標進發,這是中國向來主張的「求同存異」外交基調。文章顯然要為對話定調,也是為習近平今年9月的華府行舖路,預計這次對話不會有重大宣布,就算有任何協議,也要留待9月「習歐會」時才宣布。
不過這次對話仍然很重要,雖然在南海、網路駭客攻擊、香港政改、人權和人民幣等議題上,雙方存在巨大的「異」,基本上不容易出現妥協,但在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AIIB)和環太平洋夥伴協定(TPP)兩大經貿議題上,雙方則有「同」的利益,因此極可能互通款曲,甚至達成一些默契。以下對各項議題略作引析。
第一,南海問題。美國5月底時要求中國停止造島。北京上周表示,填海造島工程將於日內完工,之後會停止造島,但在已造之島上將不會停止建設。這是在對話前夕作定調,在此情況下,對話重點可能是:中國已作讓步(不再擴展島嶼面積),卻不會多讓步(將繼續進行島上建設),美國只能要求人造島不能作軍事用途,但中國不會在這方面承諾。事實上,南沙永暑礁所建的3000米跑道已接近完成,跑道一旦建成,就足以作為戰機和補給之用。
第二,駭客攻擊問題。本月初,華府公布,聯邦人事管理局400萬雇員的個資被盜。路透社19日報導,網路專家已證實,駭客來自中國,與中國國安部有關。不過華府至今沒有公開譴責中國。為什麼?除了駭客來源難以確定,另一原因是當今網路世界,任何國家都透過網路蒐集別國情報,美國國安局不是也這樣做嗎?所以這次對話中,網路安全問題不會有重要進展,中國也不會承認與人事管理局的駭客攻擊有關。
第三,香港問題。美國官員已表示,將在對話中提出香港問題。香港政改法案上周在立法會表決,親中派議員臨時離場,但又擺烏龍,以致法案未能過關,被視為北京的一次大挫敗。有關法案規定,2017年的香港特首選舉,候選人必須先獲得北京控制的提名委員會通過,泛民主派的議員認為,候選人由北京決定,就不是真正的普選。無論北京怎樣強硬,無論香港政府如何宣傳這項法案讓香港人可實現直選特首,但人民看得明白,假的真不了。美國國務院表示,希望北京、港府和香港人合作,讓香港人有一個「有意義」的選舉。對北京來說,香港問題是中國內政,外人不應插手;美國就算在對話中提出香港問題,也絕不可能得到回應。
第四,亞投行。由中國主導的亞投行,涉及中國的「一帶一路」經貿計畫,所涉及的投資和經濟利益,巨大得難以估計;美國一開始就反對,但今年4月,包括美國盟國在內的57個國家加入作為創始成員,使美國受到巨大挫敗,甚至被視為從此失去全球經濟主導地位。4月以來,歐巴馬政府顯然作了調整,財政部官員在對話前夕放出消息,美國不排除加入亞投行的可能。
第五,TPP。這項協定是歐巴馬「亞洲再平衡」政策的一部分,美國不可能只是增派軍艦到亞洲,也必須在經貿上加強在亞洲的力量。目前協定有關的快速通關法案獲眾議院通過,有12個國家準備加入,但在亞洲具有最大經濟影響力的中國卻不在其內。這個協定的成敗,將決定歐巴馬整個亞洲政策的成敗,沒有這項協定,美國將失去在亞洲的經濟影響力。中國一直沒有批評TPP,顯示有可能加入,況且如果中國不參加,TPP一旦實現,美日將成為主導力量,對中國不利,所以在這次對話中,中國有可能向美國釋放出更明確的意願。
歐巴馬的任期雖然還有一年半,但目前已有徹底成為「跛腳鴨」的危險;他的移民改革行政命令已被否決,歐記健保給無保族的政府補助,可能被聯邦最高法院取消;日前,民主黨也群起反對他的TPP,直至18日與TPP有關的貿易促進授權法案(TPA)獲得眾院通過(還有待參院通過),才使TPP保持希望。TPA授權歐巴馬可直接與各國談判,談判結果送交國會時,國會只能通過或否決,不能修改內容。這些規定讓歐巴馬可以明確地與各國進行談判,有利達成協議。
既然美國有意願加入亞投行,而中國又有意願加入TPP,因此雙方可能在這次對話中互通款曲,甚至達成某種默契,然後再讓9月習歐會時宣布。如果這次對話中,雙方能在亞投行和TPP問題稍作正面暗示,就算是重要的突破,也是對跛腳歐巴馬的及時救援了。
关键词:中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