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國安法 保護中共甚於國家人民
2015-07-03 09:30:44 作者:udnbkk55 来源: 浏览次数:0
喜歡就分享這篇文章
中國全國人大常委會周三以154票通過、0票反對、1票棄權,通過新國安法,習近平主席簽署後,昨起生效。這部被國際媒體稱為「全方位控制」的法律,充分貫徹習近平意志,內容比1993年版國安法涉及更廣,除了防範和制止分裂國家、煽動顛覆政權等罪行外,今年把台灣、香港、澳門都列入,規定三地人民有維護國家主權、統一和領土完整的共同義務。大陸立法「約束」台灣民眾,被台灣陸委會主委夏立言批評為「傷害台灣尊嚴,很不禮貌」;國民黨總統參選人洪秀柱也發聲明批駁。
這部法律讓人大開眼界,首次觸及金融與經濟、糧食安全、能源、網路、宗教等領域,還包括外太空、國際海底區域以及南北極地等,簡直像一部管天、管地、管海底、管人民、管境外、管太空,幾乎管盡一切的法律。這種立法技術,充分反映中共「極權主義」(totalism)思維,即普天之下,所有事務都歸中共管;率土之濱,都須為中共效命。為了「國家安全」,管轄範圍幾乎無所不包,及於境外,各國或有規範各領域的法律,但恐難找到類似北京「大統包」的立法先例。
習近平主政後,中共18大四中全會高唱「依法治國」,但「黨大於法」未改下,所謂依法治國,和現代民主法治國家由具民意基礎的立法機關審議,再三辯論,然後訂出符合憲法、保障民權,又兼顧維護國家安全的法律,相距仍甚遠。新法和《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序言一樣,開頭即明指,「國家堅持中國共產黨的領導」,這種與當今全球政治制度和潮流背道而馳的事,還用法律規範,頗有不畏人言,只要保住執政權,基本只為中共一黨立法的意味。
這項立法有幾大特色:一,它充分貫徹習近平意志。習兼任國安小組組長曾公開宣示,國家安全涵蓋政治、文化、軍事、經濟、科技等領域。中共自豪中國崛起,矛盾的是,中共也遭逢空前危機,所以藉空前的立法形式,讓國安領域無限放大。外媒即評論,立法體現「習氏風格」,習近期的談話都納入其中。
二,全方位控制。BBC引述香港政治評論者劉銳紹說法,新國安法透過立法包裝黨的意志,實施全方位控制,所謂保障「國家安全」,實際上是「政權安全」;亦即保衛中共一黨專政。這種「借位法」把國家、政府、政黨綑綁一起,按中共利益執行,目的在防止外部勢力演變大陸和港澳社會,對各種「不良文化」、「網絡有害信息」法條都未明確定義,一切中共說了算,可能引起人民「寒蟬效應」,有違現代立法規則。
三,特別針對台港澳「離心」勢力。北京2005年已制定「反分裂國家法」,足以宣示立場。國安法再重疊規定,把兩岸分隔60多年的內戰遺留的政治問題(北京也這樣承認)用法律疊床架屋規定,除了宣示立場,對實質爭議的解決無益。
北京近期在國際間表現強勢,如今也出現在對台議題上。陸委會主委夏立言代表馬政府表達不滿,國民黨總統參選人洪秀柱也聲明,指兩岸分治狀態,大陸國安法不能對中華民國政府及人民有任何法律效力。可見北京依然不瞭解台灣民情,等於在提供彈藥,讓綠營在競選期間追打國民黨和洪秀柱。不尊重台灣民眾、不尊重兩岸分治現實,只逞一時之快,正是爭取不到台灣民心的關鍵。
對港澳亦然。人大法制工作委員會副主任鄭淑娜即坦承,將港澳納入國安法,屬「宣示和原則性要求」,法律不會在特區實施。這麼做就是多此一舉,必然招來反彈。
四,中共從被動防禦轉為主動攻擊。BBC報導,胡溫時代的國安法偏重防禦西方意識形態,習近平主政兩、三年來,北京加強控制意識形態,「中國夢」、反西方價值觀,都顯示比以前更強硬的與西方對立態勢。
五,包括網路、外太空、國際海底、地球南北極等都納入國安法,將如何執行操作這項法律?難道中國可不須國際條約規範,能單獨在這些國際領域執法?這樣立法究竟是表現強烈企圖心,或只是好大貪功,讓人迷惑。
部分觀察人士認為,新國安法預示中共利用高科技的高壓統治將強化,但以中共現今專制體制,其實有法、無法差別都不大,何須立一部這麼高遠而難執行的法律。如果政治體制改革等放著不做,就靠一部習總色彩濃厚的國安法,就能保障中共政權和國家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