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網路不堪一擊 隱瞞真相?

2015-07-14 08:34:24 作者:udnbkk55 来源: 浏览次数:0

喜歡就分享這篇文章

 紐約證券交易所8日開市期間,因電腦系統停擺,關閉交易三小時餘,「匿名者」 (Anonymous)駭客組織前一天在推特帳戶留言暗示威脅紐約證交所,但官方回應,關閉純屬技術問題,並非駭客攻擊。巧合的是,同一天,聯合航空(United Airlines)也因網路技術問題,800多航班停飛;「華爾街日報」網站也一度停擺,一時之間美國又大禍臨頭的傳聞甚囂塵上,引起部分人恐慌。白宮和聯調局宣稱,這些事沒有關聯,只是巧合。但事件背後還有許多疑點,引起陰謀論或隱瞞真相的揣測。
 
對照聯邦人事管理局資料被駭客竊取,人數從400萬、1400萬擴增,最新數據是2150萬筆。其中1970萬曾申請聯邦背景調查者的醫療紀錄、是否曾吸毒、國內外親友資料,多數屬國防、外交、情報等敏感單位雇員,外國可利用這些資料吸收間諜、要脅等。更糟的是,入侵竟長達一年多才被發現,美國政府網路安全顯然有大漏洞。
 
有人懷疑,這些駭客攻擊可能是多場「無聲息的戰爭」,或外國駭客「試點」,但因政府網路被攻破,為免丟面子或怕大眾恐慌,故意隱匿事實。電腦網路的防禦和攻擊因無硝煙、無聲息,更可借助他國電腦跳躍式攻擊,隱藏身分,使真相不易查清。
 
多年前,中國即提出「超限戰」概念,發揚網戰「不戰而屈人之兵」,在極短時間就瓦解敵方戰鬥意志,破壞戰爭資源,使傳統戰爭未開打,就勝負已定。這種「不對稱戰爭」(Asymmetric Warfare),不一定要同等國力或規模,只要精於電腦軟硬體技術,小規模人力就能重創先進大國網路和基礎設施。
 
但美國國安主管很自信,坦言全球只有一、兩個國家有攻擊美國電力網路和其他基礎設施的能力,包括中國。五角大廈今年4月罕見宣布,美國網路威脅最大國家是中國、俄羅斯、伊朗及北韓。去年北韓不滿美國Sony公司拍攝「名嘴出任務」(The Interview)電影情節暗殺其領導人,利用埋伏中國瀋陽的「121局」網軍(全部編制僅300人),攻擊Sony,導致電影發行取消。伊朗駭客組織Tarh Andishan為報復美國、以色列2010年在伊朗核電廠電腦系統植入Stuxnet病毒,導致核武研發的上千部鈾離心機癱瘓,2012年攻擊美、加、墨、中、英、法、德、印、韓及中東多國。都說明這類戰爭比過去更容易點燃。
 
美國中情局今年5月進行70多年來歷史最大規模改組,成立十個新任務中心,新設「數位創新處」,提升網路攻擊和防守能力。2010年成立網戰司令部,納入國安局專家,還從三軍引入1.4萬名網戰高手,預算增加,設施規模比核武戰略司令部大。照理說,網戰技術應領先各國,但政府人事資料怎輕易失竊,難道因傲慢自滿,螺絲都鬆了?
 
中國也有「網軍」,編制和運作神秘莫測。美國司法部去年5月通緝駐上海的解放軍61398部隊5名軍官,理由是透過網路盜取美國大公司商業秘密。這是「盜竊」,不是國家間的網路競爭。華府用意在侮辱解放軍,因此引起中美齟齬。事實上,業界區分「網路犯罪」或「網路戰爭」,前者是駭客犯罪,後者是國家行為,這是中美間有歧見之處。
 
美國情報總監克拉柏公開指責,這次盜取聯邦人事資料,中國嫌疑最大;中國則予否認。美方是否掌握證據,涉及雙方網路機密,誰都不願捅破,只能留待習近平主席9月訪美,看歐習峰會能否解決歧見。
 
美中就網路安全協商合作,是須走的路。但歧見在跨國、無領域區分的網路,除了規定各國行為準則,美國主張國家不應限制人民自由使用網路和傳播的權利,是美中另一重大分歧所在。北京近期嘗試提出「網路主權」概念,力圖保衛其「網路長城」和限制民眾對內傳播敏感內容和對外通聯;上海合作組織包括中俄等國都同意網路戰包括傳播有損他國精神、道德和文化的信息,都須限制。這些歧見使全球網戰規範難有共識,「網路叢林法則」依然盛行,成為國際衝突的高危險領域。
 
從史諾登透露美國無所不在的龐大監聽、搜集情報能力,法國三任總統都被美國監聽十多年,很難相信美國真的脆弱。但網路發展常「英雄出少年、後浪壓前浪」,小國或個體戶如技術實力強大,不無可能挑戰強國級的銅牆鐵壁。美國三起事件究竟是巧合,或顯示美國虛有其表,只重攻擊,防禦脆弱,政府隱瞞真相?網路時代,外界不知的內情可能比過去還多。
 
关键词:真相

[错误报告] [推荐] [收藏] [打印] [关闭] [返回顶部]

最新图片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