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近平訪美生變?內外事件添雜音

2015-07-16 17:58:00 作者:udnbkk55 来源: 浏览次数:0

喜歡就分享這篇文章

 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預定9月抵美國進行國事訪問。但能否如期成行,最近內外都出現「雜音」。右派的「華盛頓時報」6月11日發表文章,批評歐巴馬總統未針對中國駭客攻擊美國,收回對習近平的訪問邀請;白宮網站日昨出現請願連署,也呼籲停止習近平訪美。海外一家中文網站日前更爆料,指中共元老可能趁習近平訪美發動政變,由李克強取而代之。加上股市風波、中國經濟下行壓力,習近平美國行是否生變,成大眾關注焦點。
 
北京當局10日起抓捕至少81位人權和維權律師(後多數已釋放),被視為當局收緊箝制政策,擴大壓制異議聲音的舉動。消息傳至海外,2011年在中國掀起「茉莉花」運動的人士在白宮網路發起請願連署,要求歐巴馬關切中國人道災難,採取干預措施,取消習近平訪美或暫停與中國官方交流。
 
這類請願依規定,連署如超過10萬人,白宮須答覆或因應。但除非美方本來有意報復中國,順勢作為,否則只是維權團體表態。當然,對習近平的國際形象會造成損害;習近平美國之行,也可能遭遇民眾抗議。
 
比較聳人聽聞的,是海外某網路媒體日前引用所謂「接近江澤民人士」說法,指習近平上台後系列反腐和逮捕政敵行動,震動元老家族和在任高官陣營,激起中共上層利益圈反抗,以江澤民、李鵬等元老為主的勢力,可能在習近平9月訪美時,聯合現任政治局和軍委成員發動政變,廢掉習近平總書記職務,擁立李克強作為新領導人。
 
類似說法還包括明鏡出版集團執行總編輯陳小平接受法國自由廣播電台訪問,指大陸經濟情勢嚴峻,習近平出現空前執政危機,北戴河會議10月討論五中全會十三五規劃時,中共元老不會放過問罪習近平的機會。
 
這類消息言之鑿鑿,顯示中共內部有暗潮。但有些來源並不靠譜,譬如發動政變可能性應不高,只能說,習執政後樹敵太多,反對他的人在發洩不滿情緒。政變的無稽之處,包括習上台已兩年餘,經反腐清洗和連番人事調整,黨內、軍方高層、中南海衛戍部隊等重要人事,應已完全掌握自己人之手,政變可能性偏低。再者,江澤民、李鵬舊勢力雖有餘威,畢竟已卸任十餘年,能否再呼風喚雨,讓人存疑;而習近平近期出訪頻頻,日昨才出席俄國舉行的上合組織領袖會議,要政變何須等9月訪美,還事先透露和「預告」?
 
反倒是最近美中關係發展,以及大陸經濟走勢隱憂處處,多少影響習近平訪美的氣氛、中國的底氣和作為。影響有多大,成果將如何?更值得關注。
 
中美之間還有很多歧見。北京大規模抓捕律師,美國國務院立即發表聲明「譴責」,對當局執行新制訂的國安法侵犯人權,表達關注。國會眾院外委會資深議員、人權小組主席史密斯(Chris Smith)除強烈譴責,並指拘捕發生在美中戰略與經濟對話兩周後,給習近平9月訪美添置惡性基調。他呼籲美國應採新戰略,更強硬對付中國。
 
北京的逮捕行動令人不解。有人說是顯示自信自主,內政問題不必美國指手劃腳;另有人說這是魯莽,強硬過頭。民主黨向來重視人權外交,歐巴馬當政下,習近平訪美作客前這樣幹,無異間接向美方示威,可能自討苦吃。
 
美國朝野近期累積很多對中國的不滿,主張改變對中國策略的學者、智庫和政客聲浪一波接一波,包括兩黨下任總統參選人。但白宮一貫對中國維持競爭與接觸並存的政策;即使南海議題、網路駭客和北京強化內部壓制等,都增加華府對北京的不爽,但除非真正傷害美國核心利益,否則華府很難下重手停止習近平訪問。
 
對美外交是北京的重中之重,習近平的美國行如泡湯,將象徵中美關係步入低潮,將是習繼香港政改、上海股市後的重大挫折,也意味美中新冷戰氛圍進入新高峰,結果未必符合美中雙方利益。綜合眼前各種因素,美方應不致變卦,因為衝擊太大,善後補救涉及面太廣,歐巴馬在古巴關係、伊朗核武問題上才得分,應不致貿然與中國對撼而失分。
 
北京現在應努力營造氣氛,為習歐會鋪路,逮捕行動可能導致習近平訪美時抗議如影隨形,車隊須繞行彎路,避開示威。兩年來借加州莊園峰會和北京瀛台夜話,兩場歐習會使兩國元首私交大幅增進,但在美中關係惡化的大形勢下,9月峰會想再有實質豐收,如何樂觀得起來?
 
关键词:事件平訪美

[错误报告] [推荐] [收藏] [打印] [关闭] [返回顶部]

最新图片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