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朗核危機暫解 中美開始中東博弈

2015-07-18 10:24:35 作者:udnbkk55 来源: 浏览次数:0

喜歡就分享這篇文章

 僵持12年的伊朗發展核武問題,終於在美、中、英、法、俄、德六個強國,和伊朗長達20個月談判後達成歷史性協議,限制伊朗研發核武,換取國際解除其石油出口、貿易、金融等制裁。歐巴馬總統強調,維持中東與世界和平獲致重大進展。但各方都同意,協議只是暫時權宜,有協議比沒有好,美、中和伊朗都有盤算,美國不必冒再介入中東另一場戰爭的危險;中國獲石油和重大商機,有利「一帶一路」推動,中東地緣戰略全面洗牌。
 
這項協議限制伊朗10至15年內難取得高濃縮鈾,拆除上千部離心機的三分之二,開放伊朗電腦系統受檢、核設施受國際監督等,對伊朗有如「喪權辱國」,其國內強硬派反應還未顯現。協議也讓以色列、沙烏地阿拉伯等伊朗宿敵不爽,以色列一直想藉「外科手術」轟炸,永久癱瘓根除伊朗核武能力,這下碰了盟友給的釘子。
 
歐巴馬繼與古巴恢復斷絕50多年的關係後,著手改善美、伊35年來的敵對關係,是重大一步。但季辛吉等資深外交家指歐巴馬犯了致命錯誤,伊朗不可能改變對美敵意。伊朗是波斯人,信仰伊斯蘭教但屬什葉派,與沙烏地阿拉伯等遜尼派國家如世仇;伊朗和伊拉克曾發生戰爭,兩國不睦,和以色列更不共戴天。美國要改善與伊朗關係,卻得罪以色列、沙烏地等國家。大國難為,仲裁和平未必能多面討好。
 
很多評論認為,要說這是歐巴馬另一政治遺產,言之過早,因為協議要十多年後才看出成效。歐巴馬再三呼籲別用協議能否改變伊朗、結束伊朗對阿拉伯鄰國侵犯,或促使什葉派和遜尼派緩和關係來評判它;他追求的只是阻止伊朗未來十年內研製出核武,這是眼前能得到的最佳結果。
 
歐巴馬頂著諾貝爾和平獎光環,藉此實現他就職演說「如果你願意鬆開拳頭,我們就會伸出手(握手)」的名言,或許阻止了中東另一場戰爭。以色列曾想單獨轟炸伊朗核設施,白宮力阻強力壓制以色列動武。以色列鷹派總理內唐亞胡很不爽,他3月不顧國際禮儀,應共和黨眾院議長貝納邀請至美國國會演講,大批歐巴馬的伊朗政策,就是不信任伊朗,反對與伊朗妥協。
 
這個歷史性協議,終於證明核子大國可努力阻擋新興國家發展核武,使「核子不擴散條約」被印度、巴基斯坦和北韓「蹂躪」破壞後,首次暫時成功阻止伊朗加入「國際核武俱樂部」。但美國國內、以色列、沙烏地反對聲浪都很高,中東拆除了一個超級炸彈,但局勢仍充滿爆炸性。
 
解除制裁伊朗,中東即將迎來新變局。伊朗是中東大國,2012年GDP已達5489億美元、人口8000萬,石油和天然氣藏量合計占世界第二。明年起協議生效,伊朗石油輸出每日可達400萬桶,可能將油價壓至每桶20美元,對世界是好事。美、中對開採技術、石油輸出和投資的競爭,將開始新博弈。伊朗仇美氣氛充斥,但年輕一代較親美,國際間的1000億美元資產解凍後,全力復興,發展潛力很大,美中歐企業都有商機,是歐巴馬期待的善果之一。
 
中、伊、俄都是美國打壓對象。伊朗被制裁後半數石油外銷中國,出口石油占中國進口石油10%;2014年中伊貿易額達520億美元,伊朗的鐵、鋁、銅、鉻、天青石等儲量豐富,中國是主要進口國。中國倡導「一帶一路」,伊朗是必經要地,解除制裁後,中國的資金、技術準備大展拳腳,美中歐之間的全方位競爭賽局即將在伊朗展開。
 
軍事地緣方面,小布希總統宣布伊朗是「邪惡軸心」之一,如今卻將展梟雄之姿高飛,復興中東大國地位。美國不得不和伊朗打交道,但鐵桿盟友以色列、沙烏地等都視伊朗為死敵,美國這步棋有如鬆綁一隻拔掉虎牙的大老虎,讓中東全面洗牌。伊朗如何合作對抗同屬遜尼派的「伊斯蘭國」(IS),與敵對國如何相處,美國如何繼續主導中東秩序,建立各國新平衡關係,都是艱鉅挑戰。
 
歐巴馬對中東的外交收縮政策,現在開始一場大試驗,風險遠比古巴大。協議並未完全掐死伊朗的核武發展,伊朗暫難獲濃縮鈾,但研製核武能力或已練成,威脅還在。正如中、日對峙,日本傳聞早有三至六個月內製成核武的能力,必要時可製核武制衡中國。美國是否自甘被伊朗「戰略忽悠」,導致將來以色列攻擊伊朗,再把美國捲入?眼前不易斷定。炸彈暫拆除引信後,還是炸彈,世界警察看來絕不好當。
 

[错误报告] [推荐] [收藏] [打印] [关闭] [返回顶部]

最新图片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