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五缺六失 恐爆企業集體外移

2015-07-24 17:32:36 作者:udnbkk55 来源: 浏览次数:0

喜歡就分享這篇文章

 【本報系台北報導】台灣工總白皮書昨天提出警語,強調台灣投資環境正極速走向崩壞,產業面臨「缺水、缺電、缺工、缺地、缺人才」的五缺環境,工總理事長許勝雄說,台積電中科擴廠投資,因護樹團體抗爭而延宕,「讓人匪夷所思」,類似情況若持續,恐引發企業集體外移。
 
工總白皮書昨天罕見以「五缺」,以及政府失能、社會失序、國會失職、經濟失調、世代失落、國家失去總體目標的「六失」,批評台灣目前經商環境,並且以最近石化龍頭,準備將海外投資比重大幅拉高到8成以上,預言企業界過去祈求「天佑台灣」,轉而選擇「告別台灣」。
 
許勝雄表示,台積電是一家注重環保投資的標竿企業,若只因護樹團體反對移樹,中科擴廠投資案就延宕,結果讓人匪夷所思,「政府表面上說要營造招商引資環境,實際上卻連台積電這個案子都遭受阻力,會讓企業重新評估回台投資可行性。」
 
工總白皮書指出,政府雖然在2012年推動加強推動台商回台投資方案,但卻因基層勞動力短缺、土地取得困難、水電供應與環保爭議以及企業實質稅負負擔率高於鄰近對手國,影響企業回台投資意願。
 
近年來氣候變遷,台灣面臨70年來最嚴重旱象,未來缺水可能成為常態,在非核家園推動下,核四已封存,核一、二、三若如期除役,明年台電被載容量將降至10%以下,未來10年將降至5.4%以下,若替代能源無法發展到位,台灣勢將面臨缺電危機。
 
工總抱怨,中南部6縣市聯署宣示禁燒生煤與石油焦政策,與高雄市通過管線設置自治條例,已經形成「一國數治」的治理亂象。
 
人才方面,台灣每年外移經濟與技術移民人數,高達7000到2.6萬人,技職教育長期遭到忽視,導致大學畢業生素質普遍低落,與產業就業市場完全脫節,造成高教青年畢業找不到工作,企業又找不到人的矛盾現象,長久將造成台灣人才出路與經濟進步兩枯竭的問題。
 
工總呼籲新領導人,明確說明未來能源政策,在確保替代能源穩定供應以前,不能將核能排除於能源選項之外;在耗水費方面,政府除了應全面檢討合理水價之外,開徵耗水費前應考量各產業用水差異,訂定合理用水標準,再針對超量部分徵收耗水費;供水無虞時耗水費應有退場機制,例如僅就枯水期徵收耗水費或訂定旱季水價。
 
工總主張,勞工政策應以開放新思維,兼顧公平正義與創造成長,適度鬆綁勞動法規,對於台灣面臨人力資本失血的國安問題,除應提升技職體系再造預算,實施彈性學制與學程,更應提供誘因吸引外籍專業人士來台。
 
工總以彰化二林精密機械園區為例,台灣機械同業公會130家會員,早在民國96年就參訪該園區,並提出66.42萬坪設廠投資需求,但近年環境影響評估,凌駕於產業發展之上,導致新開發案不確定性提高,為了讓精密機械產業根留台灣,政府應盡速完成二林精密機械園區。
 
关键词:台灣五缺六失

[错误报告] [推荐] [收藏] [打印] [关闭] [返回顶部]

最新图片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