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建1.3億人超級城市 偉大或冒險?

2015-07-27 11:14:11 作者:udnbkk55 来源: 浏览次数:0

喜歡就分享這篇文章

 「紐約時報」20日頭版報導中國設立「超級城市」的消息,稱為「京津冀」的超級城市,人口1.3億,以北京和天津為主,再加上河北省另外八個城市,西北至張家口,東北至承德,南至河北南部的石家莊、邢台和邯鄲。報導說,中國政府已批准計畫,北京市日前也宣布參與計畫的規畫,並將市政府逐漸移到市內東南部的通州區。
 
紐時的報導引起廣泛注意,不但因為「京津冀」人口,將比日本全國人口還多300萬,也比紐約州人口多六倍(紐約州人口2000萬,紐約市850萬,北京市2000萬),更因報導揭露超級城市政策的缺失。
 
紐時派記者到北京南面的燕郊市採訪,發現這個城市人口,十年來增加了十倍,從70萬暴增至700萬,市內公寓大廈林立,但交通、學校、公園和醫院等基礎設施完全跟不上,居民掙扎生活,譬如每天通勤到北京上班,要搭三小時巴士,每天來回要六小時;退休老人幫子女排隊等巴士,清晨5時30分就出門,排一小時才排得到,然後將位置讓給子女,省掉他們排隊的麻煩。
 
除了最新批准的「京津冀」,之前已有「長三角」(上海、南京、蘇州、杭州)和「珠三角」(廣州、深圳、珠海)兩個超級城市獲批准;目前等待最後批准的,還有「長江中游」(武漢、長沙、南昌)和「成渝」(成都、重慶)兩個。
 
中國政府認為,超級城市對經濟發展有重大意義,設立這麼龐大的城市,用意在於整合,將一個地區、擁有不同長處的城市連合起來,這樣就有助整個地區的經濟發展。譬如,北京長於創新和文化,天津有海港優勢,河北省則作為京津的腹地,提供各種支援。
 
中國要用超級城市作21世紀都市化的試驗,一方面讓農村人口城市化,但又不致集中於京津兩大城,利用高鐵和高速公路,將人口和經濟活動分散到郊外,理想的覆蓋範圍,是車程一小時之內的地區。高鐵在這方面發揮重大作用,所以北京西北的張家口、東北的承德,以及河北南部的城市,也可畫入超級城市內;從北京到天津,以前要三小時,現在的京津高鐵,只要37分鐘。
 
超級城市代表的都市化政策,可說是習近平時期的施政重點;超級城市的發展重點在沿海地區,京津冀、長三角和珠三角都位於沿海。這個發展政策與胡錦濤時期的西部開發政策剛好相反,開發西部的政策(指疆、藏、內蒙、川、雲、貴等11省),目的是減少沿海與內陸的發展差距,一方面將資源投放到西部,另一方又要發展西部的經濟。
 
但西部開發的政策設計,並非按照經濟原則而產生,只出於計畫經濟需要,如果按照經濟原則,投資沿海地區,才有較高的經濟收益,所以北京當局雖有西部開發政策,但沿海地區反對將資金調到西部。習近平上台後,發現西部開發政策不切合經濟效益,所以將都市化重點放在沿海的超級城市,用來整合一個地區的分散力量,藉此提高經濟效益。從西部開發到沿海超級城市,可以看到中國經濟最近20年的地理發展史。
 
不過,將經濟重點放在沿海地區,將出現以下情況:西部開發將減慢,西部11省的經濟成長,將難以達到胡錦濤時期規畫的目標,而沿海地區將加速發展,導致沿海三大地區(京津冀、長三角和珠三角)與西部廣大地區的差距比以前更擴大。這種地理上的經濟差距,將對中國社會造成深遠影響,農村人口走向城市、以及農民工到大城市找工的社會趨勢,將比以前加劇。減少沿海與內陸差距的理想將變得越來越不可企及。
 
值得注意的是,中國經濟正面臨歷史性調整,從之前30年的10%成長率減為約7%,且很可能還繼續往下滑。如何面對經濟放緩問題,已經成為中國政府當前最重大問題,因此必然盡一切力量保住習近平所說的7%成長「新常態」,以免失信於民,釀成社會動盪。
 
在這樣嚴竣的時期,西部開發變得次要,追求經濟效益,將重點放在沿海地區,才是保險作法。習近平推都市化,推海上絲綢之路,都是發展沿海的政策,西部開發能得到的投資將更少。
 
這個雄心勃勃的計畫,正如報導所說,是痛苦和希望並存。如此空前巨大的都會,無論就國防、市政服務、交通和生活品質等,都是政府的絕大考驗。能否成真,成敗如何,全球都會拭目等待。
 
关键词:城市

[错误报告] [推荐] [收藏] [打印] [关闭] [返回顶部]

最新图片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