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在海外出頭 公民人身安全堪虞

2015-07-29 11:18:14 作者:udnbkk55 来源: 浏览次数:0

喜歡就分享這篇文章

 中國駐索馬利亞大使館所在的摩加迪休「半島皇宮」酒店,26日遭汽車炸彈攻擊,造成中國大使館4名武警死傷。雖然發動襲擊的索馬利亞「青年黨」聲稱,襲擊針對索馬利亞政府,中國只是遭池魚之殃,然而,從最近海外系列與中國有關的事件看,中國人在海外的生命財產安全,逐漸成為隱憂。
 
中國駐外使館人員受襲喪生,已非首次。2002年,中國外交官王建平和助理在吉爾吉斯斯坦首都比什凱克駕車出行時,遭槍擊身亡。當時北京指襲擊者為新疆維吾爾族分離主義分子。2005年11月9日,約旦首都安曼3家酒店發生連環爆,導致56人死亡,300多人受傷,罹難者包括中國的3名高級軍官:解放軍總後勤部副局長潘偉、總政治部張康平和軍委辦公廳孫靖波。
 
使領館被炸、外交人員受襲,對美國是家常便飯,中國公民在海外遭遇種種麻煩,卻只是冰山一角。30年來,隨著中國國力增強,資金湧往海外尋找出路,民眾競相到海外旅遊、觀光或定居,增加與各國交流和財物往來時,中國人與當地居民的摩擦或意外伴隨而來,中國公民在海外被槍殺、綁架或法律糾紛事件時有耳聞。
 
中國外交部本月公布報告,去年全年中國居民出境人數首次破億,達1億1700萬人次,創5年來新高。與此同時,中國駐外的外交領事機構全年受理領事保護和協助案件數大幅攀升,達5萬9526件。其中涉及死亡1451人,受傷504人。
 
海外涉及中國公民的人身和財產安全案驟升,與部分國家治安不靖、政局不穩有關;另一方面也與中國民眾不尊重或不了解當地法律、宗教和風俗,以及缺乏安全意識有關。此外,中國對能源、原材料的爆炸式增長需求,引發對貧窮國寶貴自然資源的大舉搶掠,也造成當地人忌恨和報復。
 
譬如與中國毗鄰的緬甸,剛宣布判處150多名中國公民終身監禁,罪名是在當地違法伐木。緬甸重判中國伐木工,遠超出中國人對非法砍伐木材罪的認知,在中國引起一片義憤。它背後其實隱含中國和緬甸的政治博弈,未來只能靠政治手段解決。一個不容忽視的事實是,中國公司大舉砍伐緬甸稀有紅木,導致緬甸儲量減少,早已成緬甸朝野忌諱。緬甸政府顯然希望以重刑,嚇阻中國商人的濫伐狂潮。
 
去年迄今,中國的海上鄰國菲律賓,多次在南海以非法捕魚為名,抓捕中國漁民,勒索巨額賠償,並處12年監禁,中國除了口頭抗議,並無良策。越南去年也曾爆發大規模排華事件,凡是招牌寫著中國字的工廠、商店無一幸免,受到打砸搶燒,上千家華人工廠被破壞,許多人畢生心血毀於一旦,多達十餘名中國人慘死在越南暴民棍棒下。
 
此外,非洲人對中國人在當地的投資開發,也愛恨交加。目前約有上百萬中國人,在被稱為地球上最後一座金礦的非洲大陸「淘金」。被白人統治近200年的非洲人早已熟悉白人習性,但對「遲到的經濟探險者」中國人還很陌生,雙方頻生齟齬。
 
中國人在非洲最被批評的是對石油、礦產和農林、漁業資源的貪婪性掠奪。2012年在贊比亞(尚比亞)一處中國人經營的煤礦發生的騷亂,暴民殺死中國高級主管,重傷一位中國經理。而騷亂起因是兩年前中國經理曾開槍射殺13名非洲罷工工人。同年,在蘇丹和埃及,有50多名中國工人被劫持作人質。還有數十位中國人分別在南非和巴布亞紐幾內亞的種族騷亂中,成為攻擊對象,非死即傷。
 
中國人在海外頻頻遇襲,所在國政府不理會中國政府警告,判處中國公民重刑,不僅讓經濟實力全球第二、軍事實力進入前三的中國政府大失面子,也讓在海外投資、經商和觀光的中國人缺乏安全感。中國人「荷包多金」等印象,容易成盜匪下手目標,不但不是貴客,反而變自身安全的威脅,非常無奈和無助。
 
2000多年前的漢朝,中國就有「犯強漢者,雖遠必誅」的豪語,如今北京要在全球推動「一帶一路」戰略,無可避免要面對如何保護海外資產和人員安全問題。沿著這個思路,中國未來不得不面對諸如索馬利亞「青年黨」、中東「伊斯蘭國」等恐怖組織,甚至捲入與他們的戰爭。否則,如果連本國公民海外安全都保護不好,如何奢談強國,要與美國並駕齊驅,成世界超強大國?
 
关键词:人身公民

[错误报告] [推荐] [收藏] [打印] [关闭] [返回顶部]

最新图片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