報復中國網攻 美國忌諱什麼?
2015-08-05 12:14:55 作者:udnbkk55 来源: 浏览次数:0
喜歡就分享這篇文章
美國被公認是全世界網路攻擊能力最強大國家,然而,面對中國駭客從聯邦人事管理局資料庫竊取逾2100萬名公務員個資,迄今卻束手無策。NBC News近日取得國安局秘密標示圖,顯示中國的網路攻擊幾乎涵蓋美國所有公私部門,大公司、政府和軍方無一不成中國的目標;過去五年,600個民間及政府機構成為中國網路間諜受害人。聯邦調查局表示,過去一年,經濟間諜案上升53%,中國應為多數案件負責。如果這樣令人髮指,美國為何瞻前顧後,顯得如此軟弱?到底在懼怕什麼?
「紐約時報」日前報導,歐巴馬總統曾經幻想透過與中國領導人習近平互動,緩解這一問題,但加州莊園峰會兩年多後,仍毫無進展,所以決定報復中國。然而幕僚們提出的報復措施,卻沒有一項可馬上付諸實施。從披露的報復措施和顧忌看,一是外交層面,例如象徵性的外交抗議、驅逐在美國的中國特工。但這樣報復不僅太「軟」,也會引起中國「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
二是司法行動,像去年5月,由司法部以「網路竊密」為由,起訴解放軍61398部隊五名軍官一樣,起訴中國涉案機構和個人。但去年的行動不僅未將中國涉事者繩之以法,反而招致中國單方面停止「中美網絡安全工作小組」的運作作報復。小組至今停擺,美國可謂得不償失。
三是對中國實施經濟制裁,但這樣做遭到美國商界反對。由商務部與財政部提供的長串中國可能對美國企業實施的反制裁項目顯示,一些美國企業已為應付北京當局而焦頭爛額,如被反報復,將受傷慘重。
四是協助中國民眾打破中共壓制不同聲音的「防火牆」,向中國領導人展示,如果他們不收斂對美國的網攻,其國內政治話語權的絕對控制,可能被美國打破。這項措施被中國網民讚為「最具創意的報復手段」。不過極可能被中共解讀為推翻政府的敵意行動,升高中美網路和其他衝突,也許「只能做,不能說」。過去多款受中國網民歡迎的 「翻牆」軟體,都有美國官方影子,但美國從未把它上升到政府行為。
當然,美國備而未用卻最具威懾力的反制措施,是對中國發動「網路戰」的能力。這一措施美國媒體鮮少提及,深淺不知,卻廣受中國學者和輿論關注。事實上,2015年以來,由於網路空間暗流湧動,美國網路戰準備驟然加速。3月13日,新任國防部長卡特上任後首次視察,選擇美軍網路司令部。4月1日,歐巴馬簽署行政命令,授權對網路攻擊美國者進行精準經濟制裁。4月14日,助理國防部長羅森巴赫表示,國防部即將公布新的網路安全戰略,提升對網路攻擊行為的威懾能力。系列動作表明,美國已完成發動網路戰爭的全部準備。
同時,美國與傳統軍事同盟國,幾乎都建立網路軍事同盟關係,與多國進行過網路聯合作戰演練。去年12月22日,北韓網路大面積癱瘓,互聯網大規模中斷,全境幾乎無法上網,被視為美國對北韓駭客攻擊索尼影業的實質反擊。而2010年伊朗核設施遭受Stuxnet蠕蟲病毒攻擊,導致1000多部核原料離心機癱瘓,則是美國震懾伊朗的實戰演練。從「震懾」伊朗到「隔離」北韓,美軍跨出從網路威懾到網路攻擊的實質步伐,讓世人看到美國作為世界第一強權的威力。
然而,中國畢竟不是伊朗、北韓,經過美國第一擊後,中國還會有還擊能力。正如美國網軍司令麥可‧羅傑斯日前所說,世界上只有中國和「一兩個其他國家」,有能力對美國發動關閉電網和其他關鍵系統的網路攻擊。此前曾有私營公司報告,指美國電網和其他關鍵系統被來自中國的駭客入侵,預示可能的攻擊行動。因此美國欲發動對中國網戰,不得不投鼠忌器,防止「殺敵一千、自損八百」,或根本是兩敗俱傷。
毫無疑問,網路時代,各國政府、軍方和情報部門,無不透過網路互相監視和窺探。美國要指控中國網攻,就得提供充分證據,而提供證據的同時,就可能暴露美國本身間諜活動及網路空間能力。同時,網戰如核戰,彼此實力如何難完全窺知,而戰端一起,可能兩敗俱傷,後果難料。
由於習近平9月將訪華府,美國反覆指責中國,也會影響「歐習會」氣氛。其間如何拿捏輕重,攻與守、進與退之間,正是歐巴馬當局猶豫難決,狠話頻頻說出口,還看不到實質功效的原因。
关键词:報復中國網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