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近平集權 逼中共老人政治終結?
2015-08-25 10:59:25 作者:udnbkk55 来源: 浏览次数:0
喜歡就分享這篇文章
中國大陸官媒先前報導,今年北戴河無會議,並指北戴河已不需要那麼神秘,將回歸北方稀缺的療養勝地原樣。但就最近報導看來,北戴河會議還是照常舉行了。顯示中共高層內部對是否或怎樣召開一年一度的度假生活會(不是正式會議,而是小圈子會商),存在嚴重爭執和分歧。爭議關鍵點是:習近平、王岐山、李克強等第五代領導人,不願再讓已退休的大老們藉此干預決策和執政(正如胡錦濤2003年決定取消此會議一樣),而大老們(主要指江澤民、李鵬、曾慶紅等第三代領導人)卻不願輕易放棄議政、干政的機會。
北戴河會議召開與否,是中共元老干政與否,及干政程度如何的晴雨表。今年北戴河會議如期召開,既說明老人政治還起著一定作用,但也意味著會議多少失去過去干預政策制定和人事安排的功能,起到的只是對7月的兩次政治局會議決議的「填空」作用。
就傳統意義看,北戴河會議是中共高層夏季舉行的秘密會議,其中最重要的兩次,是1958年毛澤東主持和1988年鄧小平主持的會議。前者通過有關建立人民公社制度等決議,後者則決定實行價格闖關政策,兩者均對中國政治經濟發展有決定性影響。
從鄧小平開始,北戴河會議即成為中共老人干政的一個標誌和場所。鄧小平用領導幹部退休制,把政敵和其他元老逼下台,自己(和陳雲)卻在後台垂簾聽政,「欽點」了三個總書記,廢除其中的兩位(胡耀邦和趙紫陽)。江澤民退位後,也學鄧小平的樣搞幕後政治,一度留任軍委主席,對胡錦濤中央干預有加。
為廢除江澤民的「太上皇」地位,胡錦濤在其「裸退」時宣布,卸任後絕不干預政治,且稱今後不許出現任何延長引退時期的人事例外。習近平對此大加讚揚,並由此而獲得空前掌握權力的速度與空間。從這個過程看,近期傳聞,習近平或可能有第三任期,即2020年還不交棒,繼續延任的說法,似難找到基礎。
中共元老政治或老人干政,是其政治制度特性與權力結構使然。一黨專制下的人治傳統,難以令中共建立幹部和領導人政治退休制度,而即使有一定的退出機制,也不能得到有效而持續地執行。中共政制和權力結構決定了內部或不公開(隱形政治)的運作方式,和強人政治等機制的產生與固化,即要麼像一人說了算,要麼通過內部非正式制度實現政治。在人事任免上,毛澤東和鄧小平採用「指定式」,江澤民和胡錦濤則施行政治產生方式(內部密商和小範圍投票決定)。這兩種運作方式都有一個共同點,就是非正式和不公開。
除了捆住現任領導人手腳和妨礙改革外,在集權體制下,元老政治也有其制衡和監督現任領導層的作用。通過其議政或干政,退休大老與現任領導人之間,得以產生一種互動和制衡的多元化機制,可視為「黨內民主」的一種形式。胡溫任內的「九龍治水」(九位常委共治)和元老干政,雖讓當時的中央和國務院不能放手施展拳腳,但卻讓黨內權力和聲音更趨多元和民主,使當時的政治氣氛顯得更加寬鬆。
削弱元老政治既意味著,中共現任領導層可更多地放手決策和行使其權力,較自由地組建自己的團隊,便於開展工作和推行改革,如:習近平在內政與外交上的強勢與績效,通過組建各種領導小組,取代各部委和政治局常委職權,在中央和地方及黨政軍內安插自己人馬,在執政與決策上更自主和自如得多等,形成集權。
同時,老人政治退潮也意味著,後強人政治的結束,及一人說了算的政治東山再起。習近平不斷強調要黨員和幹部遵守「政治規矩」,堅決維護中央權威,不許妄議中央等,即可看作對集體領導制的疏遠,和對毛澤東和鄧小平時代個人獨斷專行政治的回歸。
在習氏強勢下,老人干政雖然退潮,但老人議政參政卻難以廢除。來自幾代領導人(元老和現任者)之間的關係,和這種多角色的互動,對現存領導人形成一種內部制約,這既是一個傳統,也是一種隱性的規矩。
習近平強調新規矩,但也得遵守老規矩,否則他在黨內特別是在大老那裡,就會失去支持,在道德上也站不住腳,或有忘恩負義之嫌。儘管中共還活著的大老已不多,只剩15人,但其能量和在黨內上下的關係與影響力,仍不能低估和小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