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歷塞維奇奪諾貝爾文學獎

2015-10-09 11:25:12 作者:udnbkk55 来源: 浏览次数:0

喜歡就分享這篇文章

 【本報系綜合外電報導】記者出身的白俄羅斯作家斯維拉娜‧亞歷塞維奇(Svetlana Alexievich)8日成為諾貝爾文學獎得主。她在蘇聯解體前後錄下數千名民眾的心聲再用文字表達,諾貝爾委員會將這充滿許多聲音的作品譽為「我們這個時代所承受的苦難及勇氣的典範」。
 
67歲的亞歷塞維奇成為1901年諾貝爾文學獎開始頒發以來,第14位女性得主。賭盤在2013年就看好她,但是最後頒給加拿大小說家艾莉絲.孟若。
 
諾貝爾委員會表示,亞歷塞維奇是半世紀以來首位以紀實性(非小說)寫作為主力的諾貝爾桂冠得主,也是首位記者贏得諾貝爾文學獎的記者。文壇人士指出,亞歷塞維奇的作品類別介於紀實和小說之間,此一文類未曾獲得諾貝爾肯定。
 
亞歷塞維奇運用新聞寫作的技巧和文學的筆法,記述蘇聯1991年解體及不堪共產主義終結,選擇走上絕路的悲劇、蘇聯入侵阿富汗的戰事、1986年的車諾比核災等重大歷史事件。
 
諾貝爾委員會指出,亞歷塞維奇的作品看似口述歷史,但寫的其實不是歷史事件,而是當事人的複雜情緒,「她設計出一種新的文體。讓世人看見一個映射眾多情感的世界。」
 
亞歷塞維奇花3、40年的工夫作訪談,寫了好幾本書,委員會說「重點不在事件本身,而是探索蘇聯及後蘇聯時期民眾的感受與靈魂深處。透過對數以千計男女老幼作的訪談,她寫出我們並不熟悉的人類史,情感和靈魂的歷史,讓世人從不同的角度來回顧歷史。」
 
在烏克蘭出生的亞歷塞維奇,父親是白俄羅斯人,母親是烏克蘭人,亞歷塞維奇大學念新聞系。在個人網站上,亞歷塞維奇解釋選擇新聞工作的原因:「這是人們可以為自己發聲的文類。」
 
接到諾貝爾委員會電話通知得獎時,亞歷塞維奇正在白俄羅斯的住所燙衣服,表示感覺有點複雜:「我立刻想起蒲寧(1933年諾貝爾文學獎得主)、巴斯特納克(1958年得主)這些偉大的俄羅斯作家。另一方面,這是一種很美好的感覺,但也有點困擾。」
 
記者問她如何處理800萬瑞典克朗的獎金,亞歷塞維奇回答:「我只做一件事:給自己買到自由。我寫一本書要花很長的時間,短則五年,長則十0年。我現在有兩本新書的構想,因此很高興能夠擁有創作的自由。」
 
諾貝爾醫學獎、物理學獎和化學獎得主已公布,和平獎得獎人今天揭曉,經濟學獎將於12日公布。 
 
  
关键词:亞歷塞維奇

[错误报告] [推荐] [收藏] [打印] [关闭] [返回顶部]

最新图片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