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立倫新變數 美日重新審視蔡英文
2015-10-17 20:14:30 作者:udnbkk55 来源: 浏览次数:0
喜歡就分享這篇文章
有媒體報導,朱立倫成為國民黨提名的總統參選人後,即將規畫10月、11月分別出訪美日。民進黨總統參選人蔡英文10月9日曾訪東京。儘管民進黨與日本政府都否認她與日本首相安倍晉三會晤,雙方大搞曖昧,但兩人同時在同一家飯店近兩小時,會晤肯定是有。東京顯然給足蔡英文面子,讓她此行看似充滿成就。她6月訪華府,美國副國務卿布林肯與白宮國安會亞太資深主任麥艾文等官員對她高規格接待。美日的接待規格,無疑都認定她明年1月16日選舉後,將成為中華民國領導人,因此預作擘畫,該見的人預先都見了。
蔡英文訪日前,國民黨正上演「朱上洪下」大戲,這正是總統府資政金溥聰所說的「新變數」。即使朱立倫打敗蔡英文的難度很高,但朱立倫的美日之行如實現,美日將有機會重新審視蔡英文篤定當選的可能性,以及她的政策主張。
蔡英文訪美前,美國亞太副助卿董雲裳在布魯金斯研究院演說,肯定馬英九總統對兩岸關係的貢獻,接著期盼蔡英文能兩岸關係上與美國官員進行「有成果的交流」(productive exchange) 。顯示蔡訪美前,美方對她高度期待,主觀認定經四年磨劍,她理應有長足進步,但聞名不如見面,會晤後卻出現極大落差。朱立倫成為總統候選人,如造訪華府,歐巴馬政府對國民黨、民進黨候選人可能會有新看法。
蔡英文訪美期間,美國官員與智庫學者對她高規格接待,主因是國民黨總統參選人還未出線,美國別無選擇,只有肯定她與她的兩岸政策。許多華府智庫學者對她以民進黨主席身分支持「反服貿黑箱作業」、占領立法院,甚至表態支持學生占領行政院,以及透過「租用暴民」鼓動高中生反課綱,都不以為然。但因別無選擇,只有期待她執政後能以台灣利益為重,不挑釁北京,勿違反美方期許。
相形之下,朱立倫宣布參選後,如果也赴華府訪問,美國官員與智庫學者會對他的兩岸政策,更會感到放心與安心。「美國在台協會」一位高級官員很務實地指出,朱立倫取代洪秀柱參選總統前,美國認為台灣選情呈現一面倒態勢,華府自然將焦點放在2016年選後的兩岸情勢。但選情丕變後,歐巴馬政府自然會調整心態與做法。
同樣地,日本對蔡英文高規格接待,原因也與美國大同小異。首先,她訪問東京之前數周,由於當時還沒有朱立倫取代洪秀柱的消息,安倍政府自然別無選擇,只有盡可能配合蔡英文的要求。然而,國民黨總統參選人生變一經披露,日本主流媒體大幅報導,可見日本對蔡英文的兩岸政策也有看法。
蔡英文6月3日在華府戰略與國際研究中心,提出「積極和平的外交作為」,與安倍提出的「積極和平主義」遙相呼應,頗有「聯日抗中」意味。問題是,日本與中國為鄰,又怎能不考慮到北京感受?這也是為何日本要求民進黨堅決否認蔡英文會見安倍的原因。然而,如果朱立倫也訪日、訪美,他的兩岸政策四平八穩,能為各方接受,日美的態度如何,很令人玩味。
眾所周知,民進黨與日本自民黨和民主黨有長期交流關係,但日本也有自己的國家利益考量。安倍近日將他的親筆信,請和自民黨聯合執政的公明黨主席山口那津男,轉交給習近平主席,希望今年11月亞太經合會領袖會議期間,再次和習近平會談,改善兩國關係。中國國務委員楊潔篪14日會見安倍,顯示中日高層恢復交流指日可待。
蔡英文訪日期間大搞「密室外交」,顯然認為只要是民進黨做的都對,國民黨做的都錯,心態與做法和陳水扁執政時期相似。試問「一邊一國」、「飛彈與陸策公投」、「廢統」與「入聯公投」,那一項不是「黑箱作業」與「密室政治」?那一項沒有蔡英文參與決策?安倍不是傻子,他和蔡雖都死抱「抗中」意識,但怎會與蔡英文推心置腹?
美日對台灣政黨輪替或有自己的評估,華府、東京的態度和好惡,也無法影響台灣選民意向。但蔡英文如自以為安倍主導下,日本要與中國對抗,急著和日本形成「準聯盟」,共同抗中,可能就太一廂情願。她永遠無法探悉安倍真心,如果只是拿自己、民進黨「投靠」,自以為在積累籌碼,把台灣押進去,忽略日本、中國大陸對台灣經貿和各方面關係,輕重不成比例,利害難以相稱,過度向日本傾斜,絕對無益她一旦執政後,和北京間的互信和互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