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軍艦巡南海 軍事訛詐或航行自由?
2015-10-21 11:58:48 作者:udnbkk55 来源: 浏览次数:0
喜歡就分享這篇文章
美國向南海派遣艦艇,進入中國人造島礁12海里範圍海域,挑戰中國的主權聲索似已如箭在弦,不得不發。「紐約時報」和日本「共同社」均披露,美國已藉雙邊與多邊場合,向盟友及合作夥伴通報美國的決定,只是在什麼時間、以什麼方式進入,尚未敲定。官方層面,美國的表態尚停留在國防部長卡特放話,但中國的回應已上升到國家主席習近平強硬表態層次。南海島礁原本是「汪洋中的幾塊石頭」,卻一夜之間成為世界兩強爭霸焦點,美軍即將進行的行動,到底是中方指控的「軍事訛詐」,或是美方一再聲稱的「維護航行自由」?
在南海造島,是習近平為應對美國的「重返亞洲」政策而採取的反制措施。相對於與美國、越南和菲律賓的直接軍事對峙,填海造島行動造成的衝擊相對和緩。正因如此,美國在中國造島初期並未重視,直至中國以異乎尋常速度建設人造島礁接近完成後,美國才如夢初醒。
中國目前在南海控制的島嶼中,共有華陽礁、美濟礁、赤瓜礁、東門礁、南薰礁、渚碧礁和永暑礁七個島礁,都在填海造陸,各島面積都迅速擴大。填海完成後,中國已在島礁上建設可供海軍航空兵戰機起降的新機場和軍用碼頭,一旦啟用,馬來西亞、菲律賓、越南三國全境包括它們的海、空軍基地都在解放軍戰機作戰半徑內;而在港口方面,明年正式完成填海工程後,華陽礁、赤瓜礁將可停泊約2000噸級的執法船及大型軍艦。「時代」雜誌還引述一位中國軍方高層官員說,南海還有209個未占島礁,中國可控制它們,而且在一年半內就能完成擴建。
因此,這些耗費巨資興建的島礁,絕非「在汪洋中增加了幾塊石頭」那麼簡單,也絕非中國用一、兩個燈塔的落成與提供過往船隻的導航服務,就能讓周邊國家認同它的「民用」性質。而美國現在派出艦、機駛入島礁附近海域,頂多只能表明美國不承認中國聲稱的「主權」,並不能減弱中國對這一地區的控制。
南海周邊國家尤其美國盟友都在密切注視美國即將採取的行動,希望通過行動至少找到三個問題的答案:第一,美國究竟還有沒有能力維持它建立的世界秩序?第二,中國的「侵略」行動究竟要走到哪一步?第三,在守成大國美國和新興大國中國之間,究竟應站到哪一邊?從這一角度看,美艦闖南海就既不是中國所說的「軍事訛詐」和美國所說的「航行自由」那麼單純,而是關係到美、中兩國在西太平洋進行戰略利益博弈的成敗。
事實上,最近美國陸續向澳洲、日本、菲律賓、越南、馬來西亞和印尼等國就這一行動「打招呼」,動員他們「共襄盛舉」,但除力量薄弱的菲律賓明確表達加入意願外,其它國家出於自身利益考量都還在觀望,僅表達口頭支持,不急於站隊。
由於美國海軍可能派遣第七艦隊的三艘大噸位阿利伯克級神盾驅逐艦,在中國南海海域進行編隊航行,目的在擴大輿論效果和給南海周邊國家撐腰,並非真要與中國發生軍事衝突,因此中國可能的因應措施,包括由在南海維權的執法船或艦艇伴行與監視取證,甚或口頭警告,不致採取動武或撞擊的激烈形式,令局勢不可收拾。
但美軍在南海的巡邏,可能不會只是象徵性地舉行一次,未來還可能尋求與盟國在南海的聯合巡邏機制化。隨著巡邏次數增多,是否會發生擦槍走火,才更值得關注。而南海的衝突愈演愈烈,中國就可能愈發被孤立,直接威脅到中國的「和平崛起」。
中國顯然已意識到這一問題,中共中央軍委副主席范長龍日前在北京舉行的香山論壇上表示,即使對主權問題,也不輕言使用武力外,也在從法律、輿論、外交和軍事四個層面部署反制行動。習近平在接受路透訪問時,雖表達了「南海諸島為祖宗留下,不容侵犯」的強硬立場,但這樣的表態,針對的主要是中國國內民眾,並不必然意味解放軍有意願、有能力將美軍拒之於南海人造島礁12海里以外。
此外,美國也須加速訂定美中已簽署的《軍事危機通報》及《海空相遇安全行為準則》相關細則,嚴密規範雙方機艦行為,以避免2001年4月南海軍機擦撞與2013年12月軍艦對峙事件再重演,畢竟兩國只是戰略競爭和「內需」所迫,都不是真心要衝突開戰。
关键词:南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