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海爭端 大小國都該學到的教訓

2015-11-03 18:45:28 作者:udnbkk55 来源: 浏览次数:0

喜歡就分享這篇文章

 美國海軍神盾級飛彈驅逐艦「拉森號」10月27日硬闖中國人工島礁12浬,美中緊張情勢急遽升高,但隨即又直轉而下。全球都睜大眼睛密切關注美中南海較勁如何發展之際,中國海軍司令員吳勝利29日與美國海軍作戰部長李察遜(John Richardson)通過雙方防務部門熱線電話,進行視訊通話。而負責此次美艦巡航南海行動的太平洋美軍司令哈里斯(Harry B. Harris Jr.),應邀今天(11月2日)訪北京,雙方緊急磋商,尋求避免日後擦槍走火。
 
值得注意的是,在短短不到一星期內,美中兩國與許多小國都從較勁事件學到不少教訓。就五角大廈來說,最重要教訓是,凡事不是計畫好了,就必須立刻執行。
 
美國國防部長卡特(Ash Carter)提出美國必須對中國加速興建島礁行動做出回應後,五角大廈早在5月中旬,就建議向南海中國人造島礁附近派遣軍機和軍艦巡航,以宣示自由航行權。但白宮和國務院遲遲不批准執行這項計畫,讓不少國防官員感到焦慮。
 
當局的考量,或因當時伊朗核武協議還需要北京支持,更不能讓9月下旬舉行的歐習會氣氛遭破壞。因此,歐巴馬總統選擇9月24日與習近平夫婦白宮夜宴後,才下令軍方準備採取行動。
 
對中方來說,這次美方行動讓北京很難吞下這枚「苦果」。9月24日白宮夜宴時,雖然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提出北京不在南海搞「軍事化」的主張;但歐巴馬顯然並不採信。10月初,美國「外交政策」、「國家利益」兩份期刊先後警告中方:美國將(在出版雜誌的)近日內進入中國人工島礁12浬,以維護自由航行權。
 
習近平10下旬訪英國前,還對媒體表示「南海島嶼是老祖宗留下來的資產,任何人要侵犯中國主權和相關權益,中國人民都不會答應」。許多聽過這段話的人,特別是中國民眾,多半相信美國會投鼠忌器,中止島礁附的巡航。不料,美國海軍還是以迅雷不及掩耳手段,進入人工島礁12浬內。
 
美國這次行動應當是深謀遠慮,經過多次沙盤推演,最後圓滿達成使命。第一,美國算準中國不敢輕啟戰端。美國「再平衡亞洲」政策是西向戰略,如果中國有意與美國對抗,就應採東向戰略,但北京真正採取的卻是「一帶一路」、「亞投行」等西向戰略,都以經濟為主軸,避免與美國直接衝撞。
 
第二,北京不僅不願與美國對抗,甚至也盡量避免與周邊小國衝突。從去年中國派遣981號鑽井平台到越南外海耀武揚威一番,但在美國力挺越南,越南也發生反華商運動後,又悄悄撤回,可看出一斑。
 
第三,華府相信,北京還有很長的「戰略機遇期」需要調適與因應,並不希望發生戰爭毀了中國的「十三五規畫」和戰略機遇期。
 
惟對北京而言,儘管中國現在還沒有足夠軍事實力與美國爭雄;但北京在其他領域還有一些選項可與美國周旋。第一,中國透過經濟手段拉攏南韓、日本、英國、澳大利亞、法國、德國、加拿大等美國盟邦,試圖以優勢經濟實力,改變軍事上的劣勢。
 
第二,習近平將在11月初訪問越南,並攜帶重禮,以向周邊國家展示,未曾介入美中南海衝突的國家,也會得到北京的回饋,樹立「楷模」。
 
第三,中國或許無力與美國對抗,但卻可在許多其他領域或國際議題不與美國合作,讓美國逐漸嘗到苦果。
 
對許多小國來說,應該也可從美中在南海較勁中學到不少教訓。第一,大國衝突之後,很容易找到理由改變政策,讓小國裡外不是人,無所適所。這次美中在南海較勁不到三天,就傳出華府與北京已尋求善後措施。
 
第二,一些小國還來不及尋求選邊站之際,大國已改變政策,常讓小國措手不及。越南一方面有習近平來訪,一方面算是知機得早,預留後路,所以在這次美中南海較勁期間保持緘默。
 
第三,這次美中南海較勁期間,菲律賓除了搖旗吶喊支持美國外,位於海牙的國際法庭對馬尼拉提出的仲裁案,正好做出非正式宣布,對北京可謂雪上加霜。問題是,北京也可以拒絕理會國際仲裁法庭今年底或明年初做出的仲裁案判決,但馬尼拉卻很難逃避北京的「私刑」,包括拒絕對菲律賓提供「一帶一路」、「亞投行」的一切好處與優惠。
 
綜合這些情況看,美中在南海較勁,讓大小國家都從摩擦和互動中,學到國際政治棋盤上的重要一課,勝負並非只有眼前。
 
关键词:南海

[错误报告] [推荐] [收藏] [打印] [关闭] [返回顶部]

最新图片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