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東亂局美俄較勁 中國遙相呼應

2015-11-04 09:49:27 作者:udnbkk55 来源: 浏览次数:0

喜歡就分享這篇文章

 俄羅斯航空班機在西奈半島上空因「外力因素」墜毀,224人罹難,懸疑性再度凸顯中東局勢混亂和高危險性。俄國介入敘利亞亂局,扶持美國想推翻的阿塞德政權,使美俄在敘利亞短兵相接,「代理人戰爭」急速使敘利亞「越南化」。而中、俄無同盟之名,兩國卻遙相呼應,一在南海、一在中東,聯手挑戰美國主導的國際秩序;南海局勢成其中一環,也難脫干係。
 
美國人愛唱衰自己,好深自警惕,或刺激國會撥更多軍費發展軍備。保守派智庫傳統基金會發布報告,2016年美國軍力將進一步削弱,不足以同時應對兩場重大軍事衝突或區域緊急狀況。此說已存在多年,但對照今天世局,俄中政府如相信美國已是紙老虎,可能就是嚴重的戰略誤判。
 
世局變幻莫測,不再有冷戰時的美蘇兩大陣營,和平卻沒有到來。英國「金融時報」引用專家伊恩‧布雷默(Ian Bremmer)說法,指世界正處在「零國集團」(G-zero)時代,即沒有一個國家有能力使棋盤形成力量平衡局面。世界更像是大國在下的一盤棋,美中俄是下棋主角,誰輸誰贏還很難說。
 
澳大利亞學者邁克爾‧富利洛夫也指世界舊秩序分崩離析,二戰結束迄今,世局從來沒像今天這樣混亂。中東的教派主義、暴政、國家之間對抗以及四場內戰,伊斯蘭國崛起,導致數十萬人喪命,數百萬難民流離失所,中東局勢動盪。普亭10月初直接軍事干預敘利亞變局,更加劇動盪程度。
 
美國錯誤發動伊拉克戰爭,歐巴馬又倉促撤軍,中東權力真空,宗教激進勢力趁機崛起。美國實力雖依然強大,歐巴馬卻未善用,對小布希的單邊主義矯枉過正,弱化了美國力量的威懾效果,間接助長中東亂局。很難否認歐巴馬主政後政策失誤多變,世人空前懷疑美國能否續扮全球霸主。俄國吞併克里米亞,在烏克蘭予取予求,歐盟因人口老化、經濟問題等,各國自顧不暇,美國也無意無力獨力干預,強化俄國挑戰美國的決心。
 
東歐、中東、東亞是當今世界三大火藥庫。普亭10月1日起大規模轟炸敘利亞,一是凸顯美國領導的盟軍數月來轟炸伊斯蘭國無功;二是藉口打擊IS,實際上想消滅美國中情局支持的敘利亞叛軍,扶持阿塞德政權。如把中國在南海作為放進這個框架衡量,習近平何嘗不是藉人造島礁伸張主權,順帶挑戰美國在南海或東亞的主導地位。
 
俄羅斯介入敘利亞,使敘利亞快速「越南化」,成為強權利益代理戰爭的戰場,美俄角力外加伊朗、沙烏地等十餘國助陣,以冠冕堂皇名義在人家國土上開戰,造成平民傷亡,數百萬民眾奔赴歐洲,難民潮震動世界,十分荒謬。
 
普亭強勢介入中東,是看準歐巴馬不會貿然出兵。俄羅斯出動精銳空軍、少數陸軍,初期頗有斬獲,莫斯科想速戰速決,反證美國和盟軍無能,進而建立俄國在中東的橋頭堡。但美國豈能縱容俄羅斯搶功,表面上美俄共同對付IS;私下俄國打IS,也打美國支持的反叛軍。IS能在列強的強大軍備下存活,和越戰一樣,都是國際戰爭政治超越軍事手段的結果。
 
敘利亞越來越像「戰爭泥潭」,阿塞德政府軍、美國支持的反叛軍和伊斯蘭國軍隊三足鼎立,誰都無法消滅誰,發展成一場長期消耗戰。有評論指是美國一步步部署,要讓普亭陷入敘利亞泥沼,像80年代蘇聯入侵阿富汗一樣難以自拔,最終拖垮經濟問題嚴重的俄羅斯。
 
中東情勢混亂,讓人聯想南海緊張對峙。美軍有無能力應付兩場戰爭?敘利亞雖有戰機轟炸,歐巴馬上周五也決定派特種部隊進敘利亞,熱度在升高。但距真正「熱戰」還遠,駐紮波斯灣的美國第五艦隊,應付敘利亞和俄羅斯已綽綽有餘。
 
南海美中較勁,以外交喊話較勁、檯面上下折衝,以及例行巡邏、演習對抗為主,遠低於戰爭動員,美軍應對也有餘裕。何況2020年前,美軍60%軍力要部署亞洲,南海局勢不致對美國構成巨大壓力;美軍宣布每季例行巡邏島礁12浬兩次以上,要為成常態,是刻意挑戰中國主權主張。相對地,中共面對國內民族主義維護領土主權和執政績效的壓力,對外須維護國家和習近平當局顏面,急迫感要比美方大得多。
 
環顧中俄近年無論閱兵、軍演、元首頻繁互訪,經貿合作密切。兩國長期而言雖有戰略利益競爭,難以實質結盟,但眼前一起給美國出難題,挑戰美國霸權,卻有志一同。中東、東亞和東歐正是美中俄三國未來博弈的大擂台。
 

[错误报告] [推荐] [收藏] [打印] [关闭] [返回顶部]

最新图片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