翁山蘇姬「登基」 中國擔心甚麼?

2015-11-18 11:43:48 作者:udnbkk55 来源: 浏览次数:0

喜歡就分享這篇文章

 緬甸25年來首次允許公開競爭的民主選舉,翁山蘇姬領導的「全國民主聯盟」(民盟)大獲全勝,可望告別50多年軍政府統治。緬甸總統吳登盛(Thein Sein)15日露面,承認翁山蘇姬領導的民盟贏得壓倒性勝利,他誓言將順利轉移政權。這次上下兩院總數431席中,民盟比率逾80%,遠超執政的鞏發黨,有望確定總統人選。
 
國防軍總司令敏翁良日前也撰文,軍方接受國民的投票抉擇,軍方還聲明將出席翁山蘇姬邀請的全國和解會談。歐巴馬總統日前也致電翁山蘇姬,讚揚她推動和平、民主的緬甸多年孜孜不倦的努力及犧牲。除了普遍的凱歌與祝賀聲外,國際社會和外媒卻也難掩飾對緬甸民主化前景的擔憂。
 
民聯壓倒性獲勝,並非一定意味著它能掌握政府的多數實權。緬甸軍隊、警察和大部分行政首長仍受軍方控制。軍方統治緬甸50多年後,是否願意真正放棄其權力利益,還有疑問。
 
1990年緬甸民主選舉結果,遭到軍政府宣布選舉無效,即是慘痛教訓。緬甸憲法對總統有很多限制,如國防軍總司令和其成員過半是軍人的「國防與安全委員會」,擁有超越總統之上的權力;軍人總司令部在中央及地方議會無需選舉,便自動擁有四分之一議席,而這些軍人議員擁有對修憲的否決權。這些奇特規定大大削弱翁山蘇姬領導的民盟權力,也可能妨礙她將來推動修憲。
 
由於軍方主導的憲法限制有外籍家屬者,不得參選總統,翁山蘇姬早年負岌英國,嫁給英國籍學者邁可‧艾里斯,她的民盟雖在大選獲勝,但她卻沒有參選總統資格,須找一位代理人替她擔任「傀儡總統」,她僅能背後「垂簾聽政」。翁山日後只有通過修憲,才能出任總統;而修憲卻受到軍方指定的國會議員持有否決權之限制,更增添外界對翁山蘇姬執政,能否有效掌控政局的疑慮。
 
對中國來說,今年6月應習近平主席邀請訪問中國的翁山蘇姬,領導的民盟在選舉中獲勝,意味著變數與風險也增加。
 
第一、翁山蘇姬主政後,經濟和外交方面,可能有向西方靠攏的傾向,其首選夥伴非美國、日本莫屬。這將加劇中、美、日在亞洲這塊最後經濟開發處女地上的拚搏,讓中國失去其長期獨享的近鄰「優勢」。這一爭搶經濟利益戰鬥,在大選未落幕前,早已激烈展開。最近,中韓的一個聯合開發計畫,將一個由日本企業協助的仰光經濟特區,搶走部分市場。
 
第二、緬甸擁有東南亞重要的地理位置,對中國具有極重要地緣政治意義。來自東南亞的石油運輸管道就鋪設在緬甸,是中國聯通印度洋的戰略通道。翁山蘇姬對華政策和外交理念,將決定未來中國在緬甸的利益得失。所以中國官媒「環球時報」在緬甸大選獲初步結果後,搶先報導並盼翁山蘇姬,莫要投入美國懷抱。儘管緬甸外長芒倫11日與中國外長王毅會面時說,不管國內政治形勢如何變化,緬甸對華的友好政策不變。
 
然而,令中國安慰的是,翁山蘇姬近年對華態度轉變。比如:在處理中國在緬甸中部投資的萊比塘銅礦案上,她領導的調查小組為這個項目開了綠燈。她說,「我們可以選擇朋友,但不能選擇鄰居,中國永遠都是緬甸的鄰居。」在她的助力下,中國對緬甸的投資從2014年下半年後便穩步回升。今年6月她還訪問北京,獲得習近平對她的熱情接待。
 
長期受軍人統治的緬甸,完成初步民主化,多少總歸對北京構成一些壓力。而美、中、日爭取緬甸,預料翁山蘇姬的政策可能搞平衡外交,希望左右逢源,在強權間獲取最大利益,結局就待發展結果分曉。
 
关键词:翁山蘇

[错误报告] [推荐] [收藏] [打印] [关闭] [返回顶部]

最新图片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