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再回頭美國進入新升息時期

2015-12-07 19:34:02 作者:udnbkk55 来源: 浏览次数:0

喜歡就分享這篇文章

 美國勞工部5日公布就業報告顯示,全美11月新增21.1萬份工作,反映就業市場持續強勁發展;9月和10月新增工作也分別上修為14.5萬和29.8萬份,使過去三個月每月平均新增工作達21.8萬份,而今年1月至11月每月平均數也達21萬份。這些數據顯示,就業市場連續擴張六年後,現在仍繼續以每月增加20萬份工作的速度發展,這是非常難得的情況。因為就業強勁,聯準會升息勢成定局。
 
聯準會將於本月15日和16日舉行議息會議,決定是否升息。如果屆時真的決定升息,將是美國2008年以來首次脫離「零利率」,也是2006年以來首次升息。事實上,美國央行的利率政策影響重大,尤其是在經濟從大衰退復甦的過程中,往往造成重大影響,例如1930年代美國陷入大蕭條,因為升息過早,以致嚴重拖慢經濟復甦步伐。
 
是否升息的決定,基於對經濟的解讀,而作決定時,主要考量點包括:一,升息是否影響經濟擴張:美國經濟已連續擴張六年,現在升息,會否打擊擴張,甚至使擴張變為萎縮?二,升息是否將經濟推向衰退:二次大戰以來,美國平均每七年即出現一次衰退,現在離衰退後的上升期(2009年起)已六年,升息是否加快將經濟推向衰退?三,就業能否繼續擴張:2009年以來,已增加101萬份工作,失業率跌至5%,差不多已達到充分就業水準,升息會不會減慢就業市場擴張,甚至使擴張變為萎縮?
 
聯準會主席葉倫對美國經濟表現出充分信心,她對經濟現況的解讀,外界認為在顯示聯準會升息大局已定。一,她2日在華府經濟俱樂部表示,美國經濟將繼續增長,現在雖然還不能說已達到充分就業,但接下來經濟增長,將可達至這個目標。二,她3日在國會作證時表示,以目前經濟狀況,每月只須新增10萬份工作,就可逐步達到充分就業;如果每月新增工作20萬份以上,實在已有一點過熱。三,她在9月的議息會議已表示,今年是升息最佳時機,不宜延後;她2日還特別說明,自2009年大衰退以來,經濟已有長足發展,升息反映經濟強勁,升息來臨時,正是值得大家高興的日子。
 
不過,經濟學家對經濟有不同解讀,所以有「反升息派」。例如投資銀行Stifel首席經濟學家皮格薩(Lindsey Peigza)就反對升息。她認為,聯準會只把焦點放在經濟增長之上,忽略眼前的經濟實況,包括服務業低迷,已持續數月招聘放緩,這是一個巨大紅燈;美國只有2%的GDP增長,實在難以令人興奮。聯準會不應因最近兩個月的就業報告,就決定取消已推行83個月的零利率政策。
 
摩根大通4日也發表一項引起關注的報告。報告說,未來三年,美國出現經濟衰退的機率高達76%。該銀行經濟學家,以消費、失業率、製造業和企業收入等九項因素,結合為一個研究模型,然後計算出衰退機率:未來一年,出現衰退機率為23%,未來兩年機率為48%,未來三年為76%。
 
報告說,76%是相當高的可能性,顯示美國經濟不穩定。企業收入下降是導致衰退的最大原因。基本上,這項研究認為,美國經濟短期仍保持擴張,但長達六年的擴張已走到盡頭,所以兩三年後出現衰退的機會大增。
 
現在是否為升息的好時機?目前最大爭議有兩派意見,一派說現在是最佳時機,另一派則認為,不宜過早升息。2008年諾貝爾經濟獎得主、經濟學家克魯曼認為,應等到通膨升至聯準會預定的2%才升息,現在通膨未達此數,最好讓零利率繼續推動經濟發展。
 
葉倫則認為,不能太遲升息,因為太遲經濟可能出現過熱,屆時再升息,就必須作較大幅度加息,這樣反而可能對金融市場造成波動,甚至將經濟推向衰退。
 
綜合而言,經過數月醞釀,輿論基本上已傾向接受現在升息,美國升息已到了不再回頭階段,從此要進入脫離零利率的新時期;因2008年金融危機和經濟大衰退而實施的零利率政策,終於要走入歷史,美國要重新回到正常的利率政策,影響全世界經濟。
 
不過,「回到正常的利率政策」將是一個緩慢的過程,雖然預期會持續升息,但不會急速升漲。第一次升息大概不會超過0.25%,但形勢已很明朗,終結零利率之後,我們即將迎來一個新的升息周期。
 

[错误报告] [推荐] [收藏] [打印] [关闭] [返回顶部]

最新图片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