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恐大勢不妙 歐巴馬演說露玄機
2015-12-09 09:38:35 作者:udnbkk55 来源: 浏览次数:0
喜歡就分享這篇文章
歐巴馬總統6日晚間黃金時段發表全國電視演說指出,恐怖分子對美國的威脅過去幾年已進入新階段,但美國終將擊敗「伊斯蘭國」(IS)等組織,因為美國站在歷史正確的一邊。什麼原因促成他發表反恐演說?他想向美國人民傳達什麼訊息?這篇演說的戰略意涵又是什麼?
自俄羅斯民航機遭恐怖組織放置炸彈墜毀後,普亭總統決定升高反恐層級,一方面挾高科技武器攻擊IS,儼然以全球反恐最高領導自命;另方面,俄羅斯加強扶植敘利亞阿塞德政權,企圖在中東地區發揮更大影響力。特別是針對IS恐怖分子,普亭發出的豪語「要不要原諒IS恐怖分子由上帝決定,要不要送他們見上帝則由我決定」,更讓他的國際聲望扶搖直上。
巴黎恐攻事件讓法國總統歐蘭德,一夜之間由個性軟弱的「棉花糖」,變成霸氣十足的反恐鬥士。他不僅對IS等恐怖組織宣戰,派出航空母艦「戴高樂號」與戰機轟炸IS在敘利亞據點,同時誓言消滅全球聖戰恐怖主義。反恐戰爭讓法國進入緊急狀態,也讓他擁有更大權力,並擴大法國在國內外的安全軍力。
歐蘭德與普亭同意成立法俄反恐聯盟,頗有進一步推動全球反恐聯盟之勢。如果歐巴馬再不發表演說,號召全球反恐,則美國自2001年在全球反恐聯盟執牛耳的地位,恐怕可能被取代。
如果歐巴馬再不發表振奮人心的反恐演說,聲望也會不斷下挫。在巴黎恐攻後與加州槍擊案前,「華盛頓郵報」與美國廣播公司聯手公布民調指出,約僅40%受訪者肯定歐巴馬因應恐怖主義的作法,比率創歷來最低。僅35%受訪者支持歐巴馬對抗IS的策略。
歐巴馬演說向人民傳達些什麼訊息?第一個訊息,是恐怖分子對美國的威脅,過去幾年已進入新階段,呼籲美國人發揮潛力,不向恐懼屈服。他指出,「自由比恐懼更有力量」,過去幾年間,恐怖組織威脅已從九一一那種複雜與多層面的攻擊,轉變為像波士頓馬拉松炸彈案、巴黎恐攻事件、加州槍擊案之類的暴力行動。當IS這樣的組織隨著伊朗、敘利亞等戰爭而強大,當網路縮短國家間的距離,恐怖分子的暴力行為頗有日益升級的趨勢。
第二個訊息,是美國將明確區分IS恐怖組織與善良的穆斯林公民,以免讓IS更有藉口對全球穆斯林教徒推銷基本教義派理念。歐巴馬政府官員指出,美國不應將美國的穆斯林公民「妖魔化」(川普言論即如此),因為這樣做不僅不對,且很容易落入IS的「宗教戰爭」論述陷阱。
第三個訊息,是美國仍然「強大」與「有韌性」,而且美國的執法與國土安全官員一直「努力不懈」地保衛美國人民,美國終將擊敗IS等組織。歐巴馬曾說過,如果美國對恐怖攻擊表現過度恐懼,可能反而導致恐怖分子更容易對美國下手。
第四個訊息,是希望透過演說號召美國人支持總統的反恐策略。由於部分總統參選人競相發表煽情與激情反恐言論,不是在社會上製造更多恐懼,就是製造更多社會不安與分裂對立,加州恐襲男兇手法魯克是美國出生、是虔誠穆斯林,導致全美穆斯林廣泛被懷疑;因此,歐巴馬必須及時發表演說,導正視聽和民眾偏見。
歐巴馬演說也提出四項反恐策略。首先,美軍將持續在任何國家追捕與追殺恐怖組織領導人與重要幹部。其次,美國將持續提供伊拉克和敘利亞訓練和設備,在地面對抗IS恐怖分子。第三,美國將強化與友邦與盟邦合作,透過對恐怖組織人流、物流與金流掌控,共同打擊IS的陰謀。第四,在美國領導下,國際社會在中止敘利亞內戰和政治解決敘利亞問題已有進展,將讓包括俄羅斯在內的反恐盟國,集中力量摧毀IS等恐怖組織。
有線電視新聞網(CNN)和民意研究公司(ORC)最新民調,53%美國人贊成歐巴馬派遣地面部隊對抗IS,但歐巴馬始終不肯承諾動用地面部隊,顯然想保持他競選時的自伊拉克、阿富汗撤軍承諾不被自己打破。
最後,白宮也要求國會盡速投票,通過授權對IS動武。歐巴馬向美國人民保證,他已擬妥一套足以有效應付恐怖主義威脅的腹案。顯然意有所指表示摧毀IS已萬事俱備,只欠「國會授權」的東風。
未來美國是否拿出比俄羅斯更強有力的行動殲滅IS,以確保反恐地位和對中東事務的完全主導權,演說未指明,但帶給外界很大想像空間。因為歐巴馬再不改弦更張,美國國土更危險,他的歷史地位也必然墜落。
关键词:反恐大勢不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