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國血拼加持 消費者信心續揚

2016-01-09 11:32:26 作者:udnbkk55 来源: 浏览次数:0

喜歡就分享這篇文章

 【本報訊】泰國商會大學經濟商業預測中心負責人吞納瓦表示,中心進行的2015年12月泰國經濟民意調查報告顯示,消費者信心指數為76.1,連續第3個月出現好轉,為過去7個月來最好水準,來自民眾認為當前經濟形勢並沒有太差且略有好轉。泰國央行公布的經濟增長數字為2.8%,好於原預測2.7%水準,加上政府出台多項經濟刺激措施,尤其是去年底最後7天的「為國血拼」措施等,讓多個機構跟隨上修國家經濟增長的預估值。
 
吞納瓦表示,政府出台去年底最後7天的「為國血拼」措施,允許民眾將消費支出款項1.5萬銖用於減免個人所得稅,對拉動年底和新年期間的國內消費起到積極作用,估計可為國內生產總值(GDP)增長帶來0.1%的貢獻。同時,生活負擔重要考量因素之一的石油價格持續下跌,估計其每升下調1銖,可對泰國經濟帶來0.1-0.2%的刺激拉動作用。估計新年假期國內消費資金流量約為1399億7939萬銖,比中心預測的1250億1494萬銖水準要高,即國內消費的其他方面增加39億7409萬銖,與政府的「為國血拼」措施刺激帶來增加消費109億9036萬銖,該措施可謂刺激作用明顯,僅該措施刺激的消費資金流量估計可達175億8736萬銖,而且實施該措施國家稅收減少額度僅為31億8892萬銖,對於刺激經濟氣氛來說相當適用和效果明顯,畢竟帶動的消費資金流量可達稅收款項達5倍之多。
 
不過,調查報告同時也顯示,2016年影響消費者信心的負面因素,包括消費者對國家經濟的前景還持不明朗態度,加上沙烏地與伊朗最近發生的國家矛盾帶來負面影響,北韓核武器試爆引發的危機,以及泰國出口前景還未見好、泰銖貶值、民眾生活負擔仍高以及農產品價格仍然低迷和旱災問題等。中心初步估計,2016年旱災會讓農民收入減少,來自旱災讓正常季節的多季稻和經濟作物的種植不能進行,帶來的影響是農民減少收入至少約500-700億銖,讓國內生產總值增長減少0.3-0.5%。而石油價格下跌,會拖累農產品價格比2015年行情再下跌5-10%。因此,綜合起來後估算國內農民的收入會減少約1000億銖。不過,政府部門已經準備投入1000-2000億銖經費幫助農民解決旱災影響問題。
 
吞納瓦表示,去年12月消費者信心指數調查表中表現持續好轉項包括:合適購買新汽車指數為92.2,為連續第3個月好轉,達過去7個月來最好水準;購買新住宅單元合適指數為69.5,為連續第2個月好轉和為過去9個月來最好水準;旅遊支出合適指數為70.3,連續第2個月好轉和達到過去9個月來最好水準;中小企業(SME)進行投資的合適指數為50.2,為連續第2個月好轉,過去8個月來最好水準;生活幸福指數為90.5,連續第3個月好轉,過去8個月來最好水準;生活負擔指數為82.1,連續第5個月好轉和創本民意調查開展以來即116個月以來的最高水準,民眾給出的理由是儘管物價上漲,但已經可以更好地適應;對於毒品問題看法的指數為79.2,對政局看法指數為94.2,均連續好轉且為過去10個月以來最好水準。
 
調查報告顯示,如今年第1季度國內政局不出現問題、中國和世界經濟不發生意料之外的問題,今年第1季度的消費者信心指數還趨向持續好轉,至今年第2季度消費者信心可恢復至正常水準和顯示更加明朗的形勢。畢竟消費者信心指數的復甦與本地區經濟復甦走勢一致。對於2016年經濟增長預測估計值為3.5-4%,其中第1季度時國家經濟增長以旅遊業為主要驅動力,第2季度時政府的各項刺激經濟措施會成為主要驅動力,估計今年第1、第2季度國家經濟增長速度約為3-3.5%;第3季度時政府投資會成為主要驅動力,而出口會在今年第4季度出現好轉和第4季度時世界經濟應有所好轉,如國家出口如期好轉,則可帶動今年第3、第4季度經濟增長速度可達3.5-4%。
 
关键词:信心

[错误报告] [推荐] [收藏] [打印] [关闭] [返回顶部]

最新图片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