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紙老虎」轉強 中國成「紙龍」?

2016-01-16 10:50:29 作者:udnbkk55 来源: 浏览次数:0

喜歡就分享這篇文章

 歐巴馬總統周二赴國會發表任內最後一次國情咨文,強調美國是地球上最強大國家,美國衰落之說完全不符事實,美國「現在的地位,比我當選時更高」,「我們軍費超過後面八個(排名第二至第九)國家總和,是世界上最優秀的戰鬥部隊,沒有人膽敢襲擊我們或盟友,否則是自取滅亡」。這番話贏得台下熱烈掌聲。2016年美國和中國國勢呈現很多競比元素,開年迄今優劣出現許多強烈對比,或將扭轉過去幾年人們對美中兩強的印象。
 
歐巴馬咨文刻意張揚,主要在反駁東西方媒體廣泛認為,他擔任總統使美國國勢走弱,世界霸權地位不保。他的辯護是所有美國總統的常規:宣揚自己的豐功偉績,為自己爭歷史地位。但持平看,不少數據確實呈現美國「療傷復元、振衰起弊」有可觀成果。
 
美國長期被中共宣傳為帝國主義「紙老虎」,「美帝」「紙老虎」更成部分中國人習慣的美國代稱。但開年迄今,蒸蒸日上的中國經濟卻出現連串逆轉,股市、匯市雙災,成全球經濟「震中」(地震中心點)。法國「世界報」評論,中國股市已成「紙龍」(紙糊的猛龍),政府花了四天,才把這隻龍關進籠子裡(指穩住股市),預見中國股市會再度發燒,因為泡沫只破滅一半,現今中國股市指數仍高估50%。
 
大國崛起和競爭,是過去兩三年最熱門國際話題。中國取代美國,將成最大經濟體,但如今,全球經濟成長的引擎中國,可能成拖累全球經濟的元凶。彭博、「南華早報」等媒體指中國熊市來臨,資本加速逃離新興市場,中國成重災區。中國外匯存底去年12月流失1080億美元,全年減少外匯5130億美元,外匯總額創三年來最低。開年後的股市暴跌啟動「斷熔機制」,八天交易日蒸發10萬億(兆)人民幣,資金外逃、民眾信心動搖,中國經濟負面消息充斥。
 
過去幾年,中外學界智庫不乏「中國模式」「北京共識」取代「華盛頓共識」,一黨專政體制善用技術官僚,宏觀調控經濟,可避開許多發展中國家經濟成長陷阱,創造類似中國21世紀輝煌成就的論調。如今論點遭遇嚴峻挑戰,可能漸趨式微。
 
「紐約時報」評論,這些現象凸顯習近平主導的經濟、股市和貨幣管理都失敗,也表明習不敢大膽改革,停止給負債累累的國企借債,迫使其關閉。中國遭遇的問題遠不只這些,民眾對經濟強韌性信心不足、關鍵驅動經濟因素失去衝勁、政府政策回應相互矛盾,企業利潤減少、不敢再投資,過去一年只有2%到3%公司擴張投資;重工業和房地產產能過剩,積重難返,形成通貨緊縮暗流。
 
而新困難還包括國企改革,煤炭、金屬、造紙等九個產能過剩行業2731萬人就業,占全國就業人口5.6%。在產業升級、國際減碳協議等壓力下,這些群體如果失業,衝擊驚人。而國企和公營「殭屍企業」兼併重組,最極端下將新增失業564萬人,加上習近平軍改將裁軍30萬,要求國企公企協助安頓,經濟問題可能變社會和「維穩」難題,可謂百病齊發,前景艱險。
 
反觀美國,歐巴馬咨文列舉數據:私企過去70個月連創1410萬個工作、連續七年失業率下降,跌至歷史性的5%;2015年赤字「僅」4780億元,削減四分之三,自2007年迄今連續六年下降,政府財政大幅改善;過去六年,製造業新增90萬工作。經濟緩步穩健復甦,外資持續流入,全球經濟不安,經濟和地緣政治都趨混亂、面臨挑戰時,身為全球經濟和金融中心的美國卻例外成了穩定力量,讓歐巴馬信心滿滿,指任何說美國經濟在衰退的人只是在編小說臆測,顯然頗洋洋得意。
 
美中國勢互有消長,讓歐巴馬和美國人意氣風發,意味美中競爭態勢也許也變了。但衰退動盪的中國經濟和金融市場,動盪必然蔓延美國和全球,亦非美國之福。相反,經濟的連鎖反應,不是戰略競爭與零和遊戲,而是唇齒互依,唇亡齒寒。過去外國出現經濟動盪,美國常出人意料獲益,但中美經濟互依度深,歷史未必會重演。
 
確定的是經濟是國力的根本,美國執世界經濟牛耳已逾一世紀,根底深厚,體質相對健全。而中國快步崛起,百廢待舉,被迫停下調整步伐,處理內在許多併發症,考驗「中國模式」是否真具有「制度優越性」。無論軍備競賽、國際話語權或國際競爭,美國正在重拾優勢,逐漸恢復往日雄風,2016年很可能成為美中地緣政治和戰略競爭的轉捩點。
 
关键词:老虎

[错误报告] [推荐] [收藏] [打印] [关闭] [返回顶部]

最新图片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