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英文布局 準備「酷刑」馬政府?
2016-01-24 10:51:22 作者:udnbkk55 来源: 浏览次数:0
喜歡就分享這篇文章
台灣政黨輪替、民進黨「完全執政」1月16日底定,國民黨內閣總辭,行政院長毛治國不顧體制避不見馬英九總統登門探望勸留,讓馬在屋外久候五分鐘,見不到面離去。馬選前拋出立院多數黨組閣,選後電請蔡英文協商,避免政府空窗期,不利台灣,卻遭蔡英文堅拒,還反諷馬英九好好看守好過渡政府,勿逾分際。馬英九進退不得,而蔡英文正悄悄把立院「議場」變「刑場」,國民黨、馬英九可能面對「酷刑凌遲」的政治效果。
民進黨空前大勝,國民黨遭逢遷台以來最慘重敗局,有分析指民進黨「暢快淋漓復仇」。但民主選舉的勝敗能否視為「復仇」頗值商榷;不幸的是,綠營激進派的確充滿「復仇」渴望,蔡英文能否「免疫」,並約束這股力量,是台灣政局的新變數。
大選揭曉後,披著中性外衣的深綠台北市長柯文哲,市府廉政委員會迫不及待藉大巨蛋案和美河市開發案,要再將馬英九等移送檢調法辦。高雄市長陳菊主張總統府成立南部辦公室,部會和國營事業總部南遷;台中市長林佳龍力主將立法院遷台中;台南市長賴清德則要求總統府遷台南……。這些具拆解、分贓和報復舊政府的主張出自各「天王」「諸侯」,竟有幾分毛澤東革命「勝者為主、敗者為寇」的神采,讓人不可思議。
當年為節省預算和社會成本,把總統應於任滿前30天內完成投票,提前到和2月1日換屆的立委選舉合併舉行。如果大選中某黨在總統、立院多數黨都「連莊」,繼續執政,
問題不大;但這次變天,馬英九還有四個多月任期,國會卻完全改觀,國民黨只剩35席立委,馬英九如「孤家寡人」,如何再推動施政?
選前國民黨提彌補憲政漏洞的構想,由立院多數黨提前組閣,馬英九、朱立倫都支持,卻被綠營解讀為國民黨的催票陰謀。如今內閣總辭,各部會政務運作停擺,馬英九電邀蔡共商重組內閣,被蔡英文以不能逾越憲法分際嚴拒。
蔡英文顯然在迴避,「不到就職就不關我事,你們看著辦」。她放任立院自主,「議場」自然會變「刑場」,國民黨政府和馬英九卸任前會「充分感受到新民意洗禮」,可能遭徹底羞辱,再帶著恥辱下台。試想:民進黨68席挾新民意為後盾的立委,許多人毫無知名度和問政經驗,初生之犢想「一戰成名」。2月1日新國會開議,馬政府首長列席早已「潰不成軍」,看守的部會首長個個如待宰羔羊;被質詢答得有理,快下台還說甚麼;答得無理,橫遭羞辱,除了被當笑話看,其意義何在?
猶不止此。選後柯文哲開第一砲,將馬英九移送檢調法辦。2013年柯就公開說,「扁的牢房要保留,以後馬用得著」;前副總統呂秀蓮去年也說,政權交接當天應比照當年陳水扁,限制馬英九出境,讓馬接受調查。為扁報一箭之仇的情緒,在綠營天王間和基層都很普遍,不知蔡英文如何面對和處理。
蔡英文勝選後說,民進黨要「謙卑、謙卑、再謙卑」。目前為止,她本人言行履行謙卑,綠營卻有人磨刀霍霍、殺氣騰騰。蔡拒提前與馬商議組閣,拒絕權變與馬英九合作共創憲政慣例,寧讓政府空轉,損害的是台灣和全民,絕不符蔡英文談的政黨和解、團結之道,更非台灣之福。
綠營執政可能逐漸步上「起訴和羞辱馬英九、凌遲國民黨」的路,優先目標包括蔡英文選前宣示的清理國民黨黨產。馬英九任內清理黨產作為不徹底,自貽伊戚,
難怪罪人。但如果政黨得勢就以牙還牙、政治清算對手,司法隨政黨輪替執政,成為政治鬥爭和報復的「東廠」,冤冤相報,司法威信如何建立?民主和法治猶如車的兩轅,法律和事實認定如隨著藍綠輪替執政而昨是今非,正義和執法標準蕩然無存,將是甚麼樣的民主社會?台灣憑甚麼再傲人?
因此,觀察蔡英文出現新指標:一,她是否將特赦陳水扁。陳致中昨天發出「平反」其父阿扁的呼聲,綠營很快會有人響應。激進派認定扁主張「一邊一國」才被起訴,所以清算「終極統一」的馬英九,合情合理。
但陳水扁有無貪腐?世人早有定見,蔡英文掌權後特赦與否,將考驗她的是非、道德和善惡標準,以及決斷和抗壓能力,檢驗領導人該有的素質。二,她是否認同移送和起訴馬英九,這是陳水扁問題的反面,一樣可用來檢驗蔡英文。三,北京、華府對馬英九的評價和態度,是否影響蔡英文,這是較敏感的「干涉台灣內政」問題,卻也是台灣的現實政治包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