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新闻
【泰國世界日報綜合報導】聯合國經濟與發展理事會(UNCTAD)發表「2016年海運檢討」報告指出,全球海上貿易成長率低於歷史平均水準,也是金融海嘯以來最低。眼前及可預見的未來,展望仍不確定,且下降風險相當高;加上商船運輸能量過剩,使航運業雪上加霜。不過開發中國家正積極參與全球海運業務,未來幾年的成長展望審慎樂觀。 UNCTAD指出,海上貿易及海運業務的長期展望面臨諸多不確定因素及風險。專家並表示,主張保護主義的川普當選美國總統,使全球貿易的風險突然加倍,或至少使不確定性提高。 UNCTAD承認最近2、3個月海上貿易已出現一些不利跡象,包括全球總體經濟結構不利,壓低海運貨量。不確定因素及風險包括全球需求與投資疲軟,移民危機等政治不確定性升高,歐盟整合的方向及速度備受質疑,及開發中國家的經濟動能進一步下降。 長期風險包括「第4次工業革命」,在創新、科技及大數據協助下,全球的效率與生產力將提升,並改變既有的生產與消費模式,使供應鏈的距離縮短;共享與回收經濟理念興起,將使資源使用量減少及效率提高;再加上氣候變遷使全球化石燃料用量減少,都將壓縮海上貿易量,也對航運業擔憂。 但有也一些正面趨勢正在醞釀。新興市場的基礎建設支出增加,貿易政策進步以及自由化,人口增加與城市化,以及電子商務成長等,都使開發中國家更積極參與海運業務。 在全球海運業方面,2015年全球所有貨輪的總載重噸位(DWT)增加3.5%,為10年來最低,但仍比需求成長率2.1%高,使全球貨輪運輸能量依然過剩。 許多開發中國家積極參與全球海運市場的5大重要領域,即擁有船隻、船籍註冊、船員提供、造船與拆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