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新闻
【編譯黃如旭/曼谷報導】依照當局規劃,新冠肺炎將於3月至7月間從「大流行病」分4階段過渡至「地方病」。但衛生官員說泰國疫情改善中,轉為地方病的時程可能比預期更早。
鮮新聞網報導,衛生部常務秘書傑迪蓬18日表示,因國內疫情形勢持續好轉,調整新冠肺炎級別使其成為「地方病」的時間,可能會比原先預計提前半個多月。
他要求各相關部門必須擬定執行計畫以應對、支持此一發展,尤其是公共衛生服務單位。
傑迪蓬說,Omicron病毒株的嚴重程度還不及流感病毒,絕大多數感染者都沒有症狀,或僅出現類似流感的病徵。此外,新冠疫苗的覆蓋率也越來越高,這些都是新冠肺炎可能提早進入「地方病」的原因。
傑迪蓬指出,衛生部醫事服務廳也提議調整門診、居家隔離個案的治療照護方式;中、重度患者方面則參照住院病人(IPD)流程,將其留院觀察並快速給予治療,降低死亡風險。 至於「新冠長期症狀」(long COVID)部分,傑迪蓬表示醫事服務廳已制定相關照護方式,包括篩檢步驟、初步症狀評估等,同時還要建立一套病症追蹤系統。
「新冠長期症狀的治療須整合相關部門資源,這點至關重要。」傑迪蓬說。
他舉例,各醫院之間必須設立轉診管道,並以每周或每月為單位,收集「長新冠」個案的健康資訊,然後與府級公衛醫師、各醫院院長溝通,取得共識,針對防疫工作、治療方式有統一的前進方向。
另外在法律、社會措施方面也將相應調整。例如將新冠肺炎從危險傳染病修訂為須密切監測的傳染病;減少各種管制措施,好讓民眾能在「新常態」下過著「最接近日常」的生活樣態。
傑迪蓬最後提到,所有人都應該具備防疫相關健康常識,尤其要保持良好衛生習慣,未來才能與病毒共存。 (圖片取自鮮新聞網、The Standard新聞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