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新闻
【泰國世界日報系綜合報導】美國國際貿易委員會(ITC)宣布,對中國寶鋼、首鋼、武鋼、鞍鋼等鋼鐵企業及其美國分公司共計40家企業,在美銷售的碳鋼與合金鋼產品發起「337調查」,一場中美鋼鐵貿易大戰正式開打。 這是近期美國在中國低價鋼鐵輸出問題上所採取的又一項行動。過去一周,美國先後兩次宣布對中國的兩大類特定鋼鐵產品大幅提升進口關稅,北京對此已表強烈不滿。 新華社報導,委員會的聲明稿指出,美國鋼鐵公司今年4月26日向其提出申訴,指控上述企業在美國密謀修改產品價格並控制產量和出口量,非法使用美國鋼鐵公司貿易秘密和使用虛假原產地和生產商標識,違反了「1930年美國關稅法」第337條款,要求啟動「337調查」,發布永久排除令、有限排除令和禁止令。 中國商務部貿易救濟調查局負責人立即回應稱,針對美方對中國輸美碳鋼與合金鋼產品發起「337調查」的決定,中方表示堅決反對和強烈不滿,將鼓勵中國企業依法進行抗辯。 這位負責人說,美國近期連續對鋼鐵產品採取貿易救濟措施,是一種不審慎的行為,此次更是史無前例地對中國鋼鐵產品發起「337調查」,有明顯的貿易保護主義色彩。 中方認為,簡單頻繁地採取貿易保護措施,無助於從根本上解決美國鋼鐵產業暫時面臨的困難,相反只會人為地對正常貿易秩序造成干擾。 當前鋼鐵產業面臨經營困難和產能過剩等問題,是世界經濟增長乏力和需求不振所致,需要各國共同應對,中方將鼓勵中國企業依法抗辯,堅決利用世貿組織規則維護中國鋼鐵企業的正當權益。 美國凱托學會高級研究員、美國國際貿易委員會前主席丹尼爾‧皮爾遜說,訴諸貿易救濟措施並不能從根本上解決美國鋼鐵業的問題,反倒會抬高美國境內鋼鐵產品價格,增加美國製造業生產成本,最終損害美國整體經濟利益。 BBC中文網報導,美國和歐洲的鋼鐵製造商指,中國企業正在扭曲全球市場的秩序,透過以低於成本的價格傾銷過剩的產品,來削弱歐美對手的競爭力。不過,中國對此類批評持反對態度,堅稱從未以低於成本價傾銷,並在境內採取一系列措施,致力消除產能過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