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為首頁 收藏本站 切换风格
立即註冊
 找回密码
 立即註冊

泰国世界日报

搜索
热搜: 泰国 政治 攻略
泰国世界日报 首頁 綜合 副刊 查看内容

從紅電話亭到土司架 ■顏兆岐

2016-8-14 09:00| 发布者: 673880| 查看: 1706| 评论: 0

读新闻

2006年,英國廣播公司(BBC)和設計博物館(Design Museum)合辦了一個大型票選活動,選出民眾最喜歡的、1900年以來的英國設計品。毫不意外地,世界知名的大不列顛「紅電話亭」(red telephone box)位列前十名當中。

英國的公用電話亭,可追溯至1880年代,然而,「紅電話亭」的原形K2,卻肇始於1920年代中期。K2是由英國建築師吉爾伯‧史考特(Giles Gilbert Scott)所設計的,於1926年開始裝設。

最早的K2木製設計模型,至今仍裝置於倫敦皇家藝術學院(Royal Academy of Arts)大門的左手邊。史考特也設計了知名的利物浦大教堂(Liverpool Cathedral)。利物浦大教堂內,置有一座史考特於1935年,因應喬治五世(George V)登基二十五周年而改良設計的K6紅電話亭。

這是英國史上第一個在倫敦以外地區廣泛設置的電話亭型號,也是目前街上最常見到的紅電話亭型號,全英國大約還留存一萬一千座(K6曾經多達約六萬座),其中許多已登錄為文化資產。

雖然紅電話亭歷經許多改良版本,但其基本的形貌,是紅色盒狀的構造,垂直面有許多片玻璃,由排列井字狀的紅色欄柱隔開;方盒狀的構造上,有一圓頂;圓頂下的三角楣飾,是一枚皇冠;皇冠下方,有一白底黑字的「TELEPHONE」圖樣;特別的是,拉門內部的限位帶,並非金屬,而是皮製的。紅電話亭的整體設計,相當典雅精緻。

1985年起,民營的英國電信(BT)開始大量設置造型迥異的KX型電話亭。KX系列以灰及黑為主色調,除背面之外的每一側面,皆由兩大片玻璃組成,下方有相當高的通風空隙。官方的說法,是KX型電話亭維護起來較省成本、較為通風、且較方便肢障人士使用。

然而,擁有九十年歷史的紅電話亭,仍深受外國遊客及英國本地人的愛戴。劍橋大學大聖瑪麗亞教堂(Great St Mary’s Church)旁並肩而立的四座紅電話亭,除供人通信外,早已成為熱門攝影景點。

各種國籍、人種的旅客,在那擺起千奇百怪的姿態,有的將五官皺在一團、用力推動它們;有的擁抱、親吻它們;有的佯裝攀爬它們。

電話亭汰換的過程中,有些老舊的紅電話亭進入私人住家,被改裝成淋浴間,有些成了公共裝置藝術;在艾薩克斯郡(Essex)鄉間,我見過路旁一系列紅電話亭,每隔幾哩路就有一座,亭裡沒有電話,卻疊滿書,儼然成為另類公共圖書館。

在早期行動電話尚未普及的年代,電話亭內貼滿商業名片、傳單和情色廣告。就在今年一月,走過倫敦的大莫伯羅街(Great Marlborough Street)時,我才瞥見電話亭內許多清涼照,與路上那些西裝筆挺、頭髮梳得油亮的上班族相對照,相當耐人尋味。

由於行動通訊的普及,電話亭的使用量已大幅減少,然而,還是有部分英國人習慣造訪電話亭,並拒絕使用行動電話。我的一位英國朋友便是如此。

我們每年都赴北英格蘭湖區(Lake District)參加學術研討會,論文發表之餘,常一同出外散心。從萊德爾(Rydal)到葛拉斯米爾(Grasmere)的路上,濃密的綠蔭中,有一個圓柱形的郵箱和一座電話亭。朋友總會步入其中,和南英格蘭的家人報平安。庭裡各個角落都結滿蛛絲,下雨時常積起薄薄一層水露。我們猜想,一年到頭,可能就只有他踏進這座電話亭。幾年下來,綠蔭中的這座電話亭,在我們心中有了特別的意義。那是一個奇異的空間,能於瞬息之間將千里距離化於無形,將無邊無形的情感、思念,以及流動的時間,匯聚在不到一米寬的空間裡。電話亭雖看似狹小,其涵容之意義與情思,實則無窮無盡。小小的方箱,在廣大、充滿未知與煩惱的世界中,隔出了一個美麗、溫暖又安全的空間,在遙遠的湖區一隅,承載起遠道而來的旅人的共同記憶。但盼它能長存。

電話亭的抽象意義,巧妙地反映於《超時空博士》(Doctor Who)。這部在英國大眾文化中已流行數十載的電視劇,以一個電話亭作為超越時間和空間的媒介。這名叫TARDIS的時空機器,外形是1960年代的藍色警亭(police box),雖然不同於一般紅電話亭,卻也是一種以提供電話通訊為主要功能的方箱狀建築。

TARDIS一詞早已進入一般英文中,指涉外表狹小,卻有廣大內涵的建物或容器。縱使電話亭的必要性逐漸式微,它那「既小卻又廣無邊界」的抽象意義,已在不知不覺間滲透了英格蘭的文化意識。

另一樣被英國人認為極具國家代表性的設計品,是和郵筒與電話亭幾乎同樣艷紅色的雙層巴士(double-decker bus)。四米半高的巴士,在城市裡的彎曲窄路上搖搖擺擺,初來乍到的觀光客常為之捏一把冷汗,但雙層巴士卻非常安全,從未翻倒。孩子們喜歡爭先恐後地搶登上層的車頭座位,坐於其上向外頭的世界觀望,彷彿全世界都臣服於他們腳下。

然而,巴士上層的空氣時常悶濁、甚至充滿水氣,在罩著水霧的窗子上用手指書寫名字,是許多英國人乘車時的共同娛樂。

除了揚名國際的紅電話亭和雙層巴士,英國還有一樣在國際上較少人知曉的重要設計品:土司架(toast rack)。這是一般英格蘭家庭早餐桌上不可或缺的用品。烤土司,連同蘇格蘭燕麥糊(porridge)、醃魚(kipper)、焗豆(baked beans)、雞蛋、培根等等,是英式早餐中重要的元素。烤好的土司,如果堆成一疊,很快就會因為吸收彼此散發的水蒸氣而變得溼軟。土司架可以將一片片土司隔開,使熱騰騰的水蒸氣散逸至空氣中,讓土司維持剛烤好的爽脆度。這時塗上一層奶油,再加上一層用外皮略帶苦味的塞維亞柑橘(Seville)熬製成的果醬(marmalade),實在可口非凡。

英格蘭的土司架形形色色,有塑膠製的折疊式土司架,既輕巧也省空間,方便旅遊時攜帶,也有傳統的銀製站立形土司架,外觀相當精緻典雅。最有名的土司架,是由維多利亞時期的工藝家和作家德萊塞(Christopher Dresser)所設計的。德萊塞的土司架,有將近一百五十年的歷史,常在英國博物館可以見到,其結合實用性與簡約美感,只用幾條細銀柱,或拱形、或方形、或三角形,就能組構出一系列優雅、極具韻律感的土司架,將美學融入家常生活當中。

從紅電話亭,到雙層巴士,再到土司架,這些擁有歷史厚度、卻仍在現代英格蘭扮演實用或象徵性角色的設計品,讓巧藝在日漸粗糙、商業化的文化中,保有一席之地。除了英國名牌,除了機場商店和倫敦街頭販賣的紀念品,我們或許也能在英格蘭人習以為常的這些設計品中,細細探尋英格蘭文化的脈動。 (寄自劍橋)

©版权免责声明
1、本新闻所有言论和图片纯属本文作者个人意见,与世界日报立场无关;
2、世界日报所有新闻由责任编辑编译后发表;
3、其他单位或个人使用、转载或引用本文时必须同时征得责任编辑和世界日报编辑部的同意;
4、责任编辑须承担一切因本文发表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法律责任;
5、本站部分内容翻译自泰国媒体,但并不代表世界日报赞同其观点并为其观点负责;
6、如本帖侵犯到任何版权问题,请立即告知本站,本站将及时予与删除并致以最深的歉意;
7、管理员和版主有权不事先通知发贴者而删除本文;
热点图文
推荐阅读
《孤軍風雲》書後結語
作者/谷學淨 自古以來,凡屬於歷代征戰的史書中,作者或讀者,常以...查看全文
第九章  泰皇垂顧歸化  祖國情深救助(第4節)
作者/谷學淨 自公元1982年11月,台灣的中華民國政府「中國災胞救助...查看全文
第九章 泰皇垂顧歸化 祖國情深救助(第3節)
作者/谷學淨 四、發展畜牧:引進外來種牛、種豬,聘請畜牧專家輔導...查看全文
第九章  泰皇垂顧歸化  祖國情深救助(第2節)
作者/谷學淨 當時任救總理事長的谷正綱先生,遂先行籌組「泰北難胞...查看全文
手机版

轻松读报,链接世界

官方微信

扫描二维码,即刻与世界君亲密互动,还有劲爆奖品等你来拿!

官方微博

最快最准泰国即时新闻,尽在掌握!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