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新闻
【泰國世界日報系台北報導】民眾可以跟國寶翠玉白菜一起合照,或為肉形石「打卡」了!國立故宮博物院昨表示,9月起至12月1日,南北兩院將試辦展場有條件開放拍照、攝影;未開放拍攝之文物,會另以禁止標示註明。但展場仍禁止拍攝團體照,並禁止使用閃光燈、補光器材、腳架、自拍器等輔助器材。 故宮名列世界五大博物館,卻是其中最晚開放展場攝影的。包括法國羅浮宮、英國大英博物館、美國大都會博物館與俄國冬宮,皆早開放展場攝影,太脆弱的藝術品則會掛上「禁止拍照」的標誌。 「蒙娜麗莎的微笑」貴為羅浮宮鎮館之寶,也開放攝影。館方用護欄將畫作和人群隔出距離,但在護欄之外,滿是舉著手機的遊客。俄國冬宮則附加條件,欲攝影者須加買「攝影票」。和故宮屬「同門兄弟」的北京故宮與瀋陽故宮也開放攝影。 故宮展場長期禁止攝影,予人「門禁森嚴」的威嚴感。故宮副院長李靜慧指出,這是為了保護珍藏的中國古代書畫。中國古代書畫多為水墨紙畫、老化作用明顯,屆時多數中國書畫仍在「禁拍」之列。 但翠玉白菜、肉形石之類的玉石,或是青銅器之類的器物,對於照相機的「光害」承受力高,大可開放攝影。 李靜慧指出,過去故宮政策消極的「全面禁止攝影」,器物和書畫一視同仁,觀眾也無法分辨文物的材質特性。如今改成「有限度開放攝影」,可以藉此教育民眾,分辨那些文物材質脆弱、無法承受相機燈光。 她表示,在「打卡時代」,能不能開放攝影,讓觀眾將照片放上臉書,從「觀眾」轉為成為「推廣文物大使」,的確是現代博物館「親近民眾」的重要一步。她也透露,故宮正在嘗試更多「開放」的可能性,開放攝影只是第一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