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新闻
【泰國世界日報系台北報導】烏賊也會算術!清華大學系統神經科學研究所教授焦傳金與學生楊璨伊研究發現,烏賊能夠分辨二比一大、五比四大;而且數量愈多時,牠計算所需的時間就愈久,成為全球第一篇證實烏賊真的很聰明、會算術的研究。 目前動物界會算術的物種包含獅子、老鷹、麵包蟲、海豚等30多種;無脊椎動物只有蜜蜂。烏賊俗稱「花枝」,是無脊椎動物中腦神經系統最發達的物種。焦傳金與學生楊璨伊歷經兩年實驗發現烏賊也會算術,研究成果發表在生科領域很受推崇的英國皇家學會會報(Proceedings of the Royal Society B),本月初被自然(Nature)期刊選為精采報導(Highlight)。 研究團隊觀察烏賊的攝食行為,探究能否分辨不同數量的蝦子,例如一比二或四比五,讓烏賊「二選一」的實驗設計,看看烏賊會選哪邊。結果發現,在兩邊蝦子密度相同,及將兩邊的活蝦都變成死蝦的環境下,烏賊都選擇蝦子多的那邊,因此認為烏賊能夠藉由算術分辨食物的多寡。 實驗也發現,烏賊面臨較難的選擇(四比五)時,耗時會比簡單的(一比二)長,且常「猶豫」,這表示烏賊是在計算數量,而不是一眼就可判別數量。 研究還發現,烏賊會依據食慾狀態改變攝食選擇,也就是有風險評估的能力。實驗中,面對一隻大蝦與兩隻小蝦的選擇時,烏賊飢餓時會偏好一隻大蝦,不餓時就偏好兩隻小蝦子。 焦傳金分析,選擇一隻大蝦的風險高於兩隻小蝦,烏賊在飢餓時偏好高風險、高報酬的攝食策略,這跟人類在飢餓狀態下的選擇行為一致,因此認為烏賊也具有風險評估的能力。 至於2014年世足賽著名的「章魚哥保羅」到底是不是「先知」,焦傳金說,章魚早被證實是色盲,根本分不出國旗顏色,它能猜對比賽結果,「完全是機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