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新闻
【泰國世界日報系綜合報導】中國外匯管理局資本項目管理司司長郭松22日指出,「中概股」集中回歸A股市場,可能對中國企業在海外的形象產生負面影響;希望堅持實需原則,防止以套利為目的「中概股」回歸。 華爾街見聞援引郭松在外管局舉行的新聞發布會上表示,外匯局支持真實合理的海外併購,希望有能力有條件的企業做海外併購,而不是為了政績或面子做「蛇吞象」的大規模併購行為。 此前,多家中概股回歸中國A股市場上市,很多公司採用借殼方式回歸,分眾傳媒借殼七喜控股,巨人網路借殼世紀遊輪、如家酒店擬借殼首旅酒店等。其他等待回歸的最新的例子是當當網,該股昨日宣布完成私有化,從紐交所退市。 據初步統計,在不到300家的中概股公司中,除了五家已完成回歸的中概股外,另有約30家中概股尚在回歸路上。相比之下,在中概股回歸潮之前,每年私有化的中概股公司不超過五家。 報導援引資深財經評論員皮海洲指出,中概股熱中於回歸A股的原因有三:一是A股估值遠高於境外成熟市場,令相關回歸A股上市公司市值大增,公司控股人和股東財富大幅增長。二是實際控制人、重要股東和私有化機構為套現紛紛選擇回歸A股上市。境外成熟市場對股東減持都有嚴格規定,想套現離場比A股市場要難得多。三是境外市場監管比A股市場嚴厲,一旦違法違規將被遭受重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