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新闻
秋季時分,我正居宿於北緯44°37'N的瓊森小鎮(Johnson, Vermont)。 在這一座美國的佛蒙特藝術村(Vermont Studio Center),秋日颯涼,氣溫來到了七度,陽光燦爛,滿山楓葉轉紅。 白晝,我便在名為「小牛寫作樓」(Maverick Writing Studios)的工作室寫作,一邊凝望著窗外清溪瀲灩,一邊埋首寫著未完稿的小說。偶爾,也伸伸懶腰,往小鎮漫遊遛達。 時值深秋,豔紅金黃的楓葉在樹林恣意閃爍,整座小鎮像被縱火了。 燃燒的朱紅色占領了整座城,片片紅葉紛飛於秋風,抬頭仰望,連青藍色的天空也是火舌蔓延。 佛蒙特州境內,森林茂密,在瓊森鎮上,除了有松樹、雲杉、樺樹之外,最多的則是紅葉樹種,例如雞爪槭、三角楓、五裂槭、羽毛楓……各個品種的楓樹在美國東北角爭奇鬥妍。 香楓們在八月底開始逐漸變色,九月下旬轉為金黃,十月則會脫胎成深紅色。當我在九月抵達,也幸運地參與這場色彩轉換的大自然盛季。每天出門,總拍攝許多紅豔秋景,更拾取草地上的鮮紅楓葉,作為書籤。 有一回出門登山健行,循著佛蒙特15號公路走,沿途碰到拉莫伊爾河(Lamoille River)之後,再向右轉進Hog Back Road,行走了約莫3.9英里的路途,便抵達一座小山丘。美國朋友繪製的地圖上,就在小山丘的山頂位置,特別標明「Prospect Rock:Great Views!」的字樣,實際爬上山巔,景色著實驚豔。 站立在一塊憑空裸露的巨大岩塊上,往西向下俯眺,幾百里的楓紅山巒盡覽無遺。 夕陽餘暉映襯著赤楓林,林間晶亮水潭閃爍輝映,如詩如畫讓人癡迷。 走在瓊森的鄉鎮小路,除了讚嘆美不勝收的楓紅景致,也時常邂逅諸多異國的動物朋友們。 有一次穿上跑步鞋,前往瓊森鎮後山慢跑,路上意外遇見了一隻棕黑色的浣熊,牠察覺我的注視,便快速奔越馬路,害羞地隱入草叢間,讓人追之不及。 還有一次,在後山散步了整個下午,返回之際,卻意外發現馬路上,佇立著三隻褐色水鹿,在傍晚的夕陽映射下毛色絨亮晶瑩。 兩隻大鹿一隻小鹿,轉頭斜瞥著我,彷彿是從精緻朦朧的古典風景畫裡跳出來。我還來不及反應,牠們便一蹦一跳,飛躍進草坡旁的白樺樹林之間,即刻無影無蹤。 另一件奇異生物的目擊報告,則在我的工作室中發生,我還和牠之間有了一番搏鬥。 居住在藝術村的前幾天,我受到時差影響。當地與台灣的時間相差十二個小時,日夜顛倒,因此我白晝昏昏欲睡,三更夜半卻精神抖擻,充滿工作的慾望。 於是,我總在晚餐後,逕自踏進「小牛寫作樓」的二樓工作室,捻開檯燈開關,開啟我的Acer銀白色筆記型電腦,整理起小說綱要,或者是編纂起台灣古書中的妖怪文獻紀錄。但每一晚,我卻被闖進房內的巨大飛蛾打斷工作。 巨型飛蛾,全身布滿紫黃細毛的飛蛾,四片橘色羽翼鑲嵌碩大的藍眼斑紋,迥異於我在台灣見過的飛蛾種類。牠們一旦察覺窗內暈黃燈光,便會拍振翅膀,從敞開的窗戶旋滑入屋,在檯燈旁撲撲飛繞。 我一想到牠們若被困在房內,無法飛出去而餓死,便坐立難安。所以,每當飛蛾誤闖,我會拿塑膠袋抓牠們,再將牠們釋放窗外。不過,飛蛾們都練過忍術,左閃右躲游刃有餘。 所以我總在小小的工作房內東奔西跑,兩手揮舞塑膠袋,跌跤數次,煞費苦勁才抓住,再將牠們趕出去。 到了第五天,我總算學乖,將窗櫺關好,只留空隙。 就算悶熱不透風,但也好過將整晚時間都花費在捕抓巨大飛蛾的工夫上。 夜靜更闌,若是工作告一段落,我便會披起外衣,踅步於工作樓旁的河畔。 名為吸虹河(Gihon River)的水流,在夤夜時分,總響起潺潺如銀鈴般的水聲,河面上反射著橋上燈光的瀲灩亮影。 若是銀月當空,河面上光影更是燦爛奪目。 橫跨吸虹河的橋墩名為「珍珠街橋」(The Pearl Street Bridge)。 我信步橋上,豎起衣領抵禦秋夜裡冷颼颼的寒氣,發現橋上的石欄杆鑲嵌一面銅牌。 我彎下腰,憑藉上方街燈光輝,閱讀銅牌文字: 「Dedicated to the Gihon and Lamoille rivers which brought Johnson life. July 29, 2010.」(吸虹河與拉莫伊爾河為瓊森鎮帶來生機,謹將這座珍珠街橋獻予它們,設立於2010年7月29日。) 瓊森鎮的人們,尊敬著自然界賜予的萬事萬物,而眼前這一條蜿蜒0.2英里長的靚麗小河,以及境內另一條主要河流拉莫伊爾河,皆象徵瓊森人的驕傲。 「Gihon」此名,源自《聖經》。傳說流經伊甸園的第二條河流,流域並且環繞「古實」全地,便是名為「Gihon」的河流,其義為「川流溢滿」。 如今,北美洲的東北山巒,也有一條名為「Gihon」之河,由東向西,與拉莫伊爾河匯流成大河,再往西綿亙32英里,流入佛蒙特州的第一大湖「尚普蘭湖」(Lake Champlain)。 尚普蘭湖是一座南北狹長型的淡水湖,長達125英里;而這座湖泊的有名之處,便是傳言湖中有「巨大水怪」。 湖怪之名,越傳越興盛,佛蒙特人們也非常自豪於尚普蘭湖的水妖傳說。從1883年有人見到「湖中水怪」以來,迄今為止,已有三百多件目擊案例,據說是像尼斯湖水怪那般的蛇頸龍怪物。 2009年,當地居民艾瑞克(Eric Olsen)用手機拍攝的水怪影像,成為Youtube熱門的點擊項目,也被譽為是最清晰的「水怪證據」。 水怪成為了佛蒙特人的驕傲,也因此,佛蒙特棒球聯盟不只是將湖怪選為他們的吉祥物,原名「佛蒙特博覽會」的球隊,更改名為「佛蒙特湖怪隊」(Vermont Lake Monsters)。 當我第一天抵達伯靈頓機場,便在機場販賣店中,看見販售著湖怪隊的球隊T恤,衣衫印著Q版的湖怪吉祥物,彷彿恐龍外型,有著一張淘氣臉龐。 不過,水怪的真實模樣,繪聲繪影,無人知其詳細。甚至有人斷言,水怪傳說,是佛蒙特人為了提高觀光收益,憑空捏造出來的商業陰謀。 無論傳聞是真是假,對於喜愛聆聽妖怪故事的我來說,尚普蘭水怪的神祕蹤跡,足以讓人浮想聯翩。 我不禁幻想,若真有水怪存在,連接尚普蘭湖的吸虹河,可能也會成為水怪偶爾潛游而來的地點吧! 昏晦幽冥的深夜裡,我倚靠著珍珠街橋,俯望橋下悠悠河流。 石灘上激濺的水花捲著白色碎沫,漂浮著夢幻的氣息。 在異鄉的這一夜,彷彿所有不可思議的奇思異想,皆能成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