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新闻
河水的漲潮也許是一位固執的自然水墨畫家,它一路從下游緩緩悠哉悠哉地走向上游,一邊用一衣帶水的大筆,往兩岸以破墨法揮灑,充分取得融合滲化的滋潤效果,於是,兩岸不同的野花雜草就浸淫在瀲灩波光中,再一潑灑,慢慢濡濕了河的兩岸卷軸,也將一紙水畔葉片都溶在很淡很淡的淡淡潑墨中。 接著筆鋒一轉,再以點染的筆意在這水面上細細勾皴出一朵蟛蜞菊,但這朵蟛蜞菊是以一種含有三硫化鉀,因不透明而在色相上比藤黃更為厚重的石黃自然礦物材料,獨立且寫實地描繪出正黃色的一朵蟛蜞菊,靜靜而立體浮盪在水水的畫面上,探出頭,呼吸。 我蹲下來,調整呼吸也調整相機的焦距,不過卻發現相機無論如何地寫實,也顯然比不上那一朵漾漾水上黃花的工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