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新闻
【泰國世界日報系台北報導】「余光中紀念特展」24日下午在紀州庵文學森林開幕,作家陳芳明說:「紀念作家最好的方式,就是讓他的生命活在我們的身體中。」 詩人余光中去年底辭世,文訊雜誌和台北市文化局為他舉辦「詩壇的賽車手與指揮家:余光中紀念特展」。文訊總編輯封德屏表示,余光中曾說若不做詩人,他最想當賽車手與指揮家。 余光中1950年到台,大學畢業兩年便定居於離紀州庵不遠的廈門街,經常和文友相聚於不遠處的林海音客廳,共創台灣文學的黃金年代。展場展出余光中在紀州庵餐巾上所繪的「城南地圖」,讓人遙想當年。 開幕式上文壇上百人齊聚,包括作家王文興、陳芳明、詩人席慕蓉、向明、管管、羅智成、白靈、書法家董陽孜、學者單德興、李瑞騰、黃碧端等。並邀來北一女、建中學生朗讀余光中詩作,野火樂集歌手演唱余光中的民歌作品。 余光中遺孀范我存也出席致詞,談起兩人之間的小故事。她透露,十多歲時,余光中在她家中讀到美國「生活」雜誌刊載的海明威小說「老人與海」,動手翻譯拿了高分,開啟對翻譯的興趣。 去年國家文藝獎得主李永平、鄭清文辭世,文化部長鄭麗君皆親自出席告別式、並向總統府申請褒揚令,蔡英文總統甚至親自出席鄭清文告別式。兩人卻未出席余光中任何一場追思活動,也未頒贈褒揚令。 談到文化部長對「詩壇祭酒」的冷漠,范我存語氣平淡:「這是她的事情,不是我們的事情」;「她要怎麼看事情,跟我們沒有任何關係。」她指出,余光中活了90歲,「90年來,他對這個國家與社會沒做任何對不起的事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