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新闻
【泰國世界日報系台北報導】近來各主要貨幣對美元的波動度擴大,央行特別在業務報告中指出,企業宜強化避險操作,並提高產品競爭力,以降低新台幣匯率波動的影響,並提出短避險策略、避險管道及長期策略,似乎暗示未來新台幣匯率易升難貶,對企業提出示警。 央行總裁楊金龍明天將首度赴立法院財政委員會進行業務報告,外界關切央行新領導人的政策方向。 央行指出,在全球金融危機之後,先進國家貨幣政策的外溢效果,導致各主要貨幣對美元的波動度擴大。近期新台幣對美元匯率波動幅度雖擴大,但波動度仍小於日圓、韓元及歐元等主要貨幣,新台幣匯率呈動態穩定。 央行強調,新台幣由外匯市場供需決定,央行若因短期資金大量進出或季節因素出手調節,目的是減緩匯率過度波動,而非扭轉趨勢。 央行表示,新台幣的波動度雖小於主要貨幣,但企業仍宜強化避險操作。短期上,企業可透過避險操作,降低國際金融環境及匯率升貶的影響。例如遠期外匯、換匯交易與換匯換利、匯率選擇權,或外幣應付帳款與應收帳款搭配的避險。 長期策略方面,央行表示,出口廠商在技術、產品組合、服務、行銷等方面,宜強化創新投資及差異化發展,生產高附加價值、高單價產品或加強售後服務等方式,加速升級轉型,提高企業競爭力,以減緩匯率變動對出口的影響。 另外,進行跨國或跨業聯盟,強化與客戶間長期貿易夥伴關係,持續於全球供應鏈深化;或透過併購擴大事業版圖及獲取關鍵技術,分散產品出口市場及投資地區,也可以降低匯率變動對企業營運的影響。 央行指出,國內企業匯率避險管道暢通,遠期外匯、換匯交易、換匯換利與匯率選擇權等商品成交量龐大且持續成長,足以提供避險需求者匯率避險。 央行也特別強調,新台幣遠期外匯比無本金交割遠期外匯(NDF)價格波動度低、成交量大,滿足避險需求者所需的成本低且流動性佳的商品特性,似乎重申將延續彭總裁不開放新台幣NDF的政策,以免淪為炒匯投機客的武器,破壞金融穩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