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新闻
【泰國世界日報系台北報導】1990年的野百合學運,促成「萬年國會」走入歷史,台灣民主化進入新階段。如今台大師生發起「新五四運動」,也有多校聲援。野百合世代現已在政壇占有一席之地,林佳龍、鄭文燦更是6都市長。但昔日學運「要角」被問到如何看待新五四運動,有人卻是語多保留,耐人尋味。 台大畢業的的台中市長林佳龍是野百合學運的主要發起人之一。在野百合之前,同為台大學生、前立委李文忠1986年因參加黨外運動遭退學,林佳龍在台大校園展開遊行靜坐,學運史上稱「自由之愛」。隔年林佳龍又與立委鍾佳濱組大學改革請願團到立法院請願,要求學術黑手撤出校園。 但近期被問到「拔管案」,林佳龍僅回應「各方意見不同,算是個爭議」,「教育部是主管機關,大學自治也重要,相信會妥善處理」;新五四運動發起後,面對記者追問,林佳龍只說「我也不是很了解他們的內容」,尊重各種不同的聲音。 親林佳龍的民進黨議員緩頰說,新五四與野百合的層次不同,管中閔兼職爭議也跟大學自治無關。野百合世代多數是民進黨人,他們沒發聲挺教育部,不也是某種表態? 桃園市長鄭文燦曾擔任野百合學運決策小組召集人,面對「拔管」風波越演越烈,他昨天表示,應朝「大學自主,依法遴選,結束爭議」方向解決,也希望台大盡速產生新校長,而非無限上綱,將問題政治化。 鄭文燦認為,如今台大校長遴選問題,演變成全民遴選,要在二分法中做選擇,這無助於釐清問題。 也是學運世代的行政院前發言人鄭麗文說,當年許多學運世代成員在台大爭取學生會普選,落實校園自主,如今卻「墮落、沒有道德勇氣、背棄當年理想」,認為他們面對教育部選擇低調、迴避,甚至噤聲,除了因為無法自圓其說,也怕得罪號稱本土派的「惡勢力」。 中興大學國家政策與公共事務研究所教授袁鶴齡說,從政治人物的反應,看得出來「顏色決定一切」,大是大非沒有模糊的空間,歷史會給予公正的回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