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新闻
【泰國世界日報系台北報導】蔡英文總統昨天簽署「兒童及少年未來教育與發展帳戶條例」,鼓勵弱勢家庭替兒少長期儲蓄,「家長替小朋友存多少,政府也會跟著存多少,每年最多可增加3萬元存款」。這是她上任後首次公開簽署法案,行政院長賴清德也參與副署。 為減少貧窮世代循環,衛福部社救司去年起推動「兒童與少年未來教育及發展帳戶」,希望替弱勢孩童存下第1桶金;立法院日前完成立法,明定適用對象為2016年1月1日以後出生,具低收、中低收入戶資格兒少,或安置2年以上,監護人為地方政府的兒少。 蔡總統表示,政府與家長每年替小朋友各存1萬5000元存款,18歲時最多可領回55萬元,若小朋友18歲後又加入「青年就業方案」,不僅每月有薪水,政府每月會投入1萬元存款,工作2、3年即可存一筆大學就學基金。 衛福部社救司長李美珍表示,「兒少發展帳戶」政策是仿效南韓,透過儲蓄幫助低收與中低收家庭的孩童累積資源,使他們未來有更好的發展機會。過去地方政府有運用自己的資源推動類似的開戶方案,規模較小。 李美珍指出,根據2013年調查顯示,在全台的低收與中低收戶中,僅28%的家庭收入大於支出,政府優先協助他們開戶儲蓄。至於收入與支出打平的家庭,則會透過社工、鄰里長來加強宣傳。 李美珍說,開戶家庭不僅可接受理財教育,若有3至6個月沒有穩定儲蓄,社工會前往關心,看看是否家裡有人重病、失業或有其他狀況,為他們尋求資源、提供適當協助。 社福單位:收入低難存錢 衛福部表示,1年來有3436人開戶,僅占符合資格者約三成。民間單位認為,不少符合資格的弱勢家庭裹足不前,除了因收入未大於支出,也有不少人擔憂儲蓄的錢,會不會被列為家庭收入影響福利資格等。 家扶基金會社會工作處處長周大堯指出,今年初家扶曾針對符合對象調查,發現超過八成的家庭知道策,但參加意願低,主要原因包括收入無法大於支出一定比例,加上低社經家庭未來的用錢規畫不確定性較高。 兒童福利聯盟政策中心主任李宏文表示,最弱勢的家庭額外儲蓄的能力,本來就比一般戶還弱,按照現行規定,開戶家庭若有六個月沒有穩定儲蓄,社工便會前往關心,對於底層家庭而言稍嫌急迫。另外,脫貧所需要的幫助包含許多面向,社工無力扛起所有事情。 李宏文也提到,現行參與率僅3成,建議放寬對象限制,讓許多「近貧家庭」受惠。他表示,部分「近貧家庭」可能名下有塊共同持份、卻無法動的山坡地,或受限於其他因素,導致無法取得低收或中低收的資格,這些家庭的孩子不能參與兒少發展帳戶相當可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