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新闻
【泰國世界日報系綜合報導】根據英國金融時報報導,國安會秘書長李大維說,台灣將鼓勵台人,拒搭將台灣列為中國一部分的航空公司飛機。 多家外國航空公司在中國大陸壓力下,更改台灣在網站上的標註;金融時報直接引述李大維談話指出,「我們將告訴人民,『那些是屈服於中國的航空公司,要不要搭乘是你們的選擇』。」 涉外人士指出,李大維是在日前接受訪問,被動回應提問時,做出上述表示,至於政府後續可能採取的作為,目前都在評估當中。 總統府發言人林鶴明表示,愈來愈多的事實證明,透過威脅、恐嚇的粗暴手段,無論是企圖把台灣的名稱從國際上消除,或者對台灣、乃至於對區域各方進行軍事上的威脅,不但不會改變台灣就是一個國家的事實,也不會改變台灣人民對於自由民主的熱愛與信念。 林鶴明表示,這樣的作法,只會拉開兩岸間的距離,也正讓國際社會正視中國這樣的粗暴做法,甚至已經侵害到了各國企業、國民的自由跟權利,更將對中國大陸失去尊敬與期待。 林鶴明說,由於中國大陸這一波的做法,已經粗暴地干涉各國內政,各理念相近的國家應該聯合因應,避免個別國家或企業在單獨面臨中國大陸壓力下,造成國家自主性、國民權益受到傷害。 金融時報報導李大維談話說,針對北京當局「過分的」施壓,反制措施可能包括,對將台灣列為中國一部分的航空公司,採取法律行動;不過,他也說,程序會很複雜,「可能需要兩三年」,才能獲得法官裁決。 李大維說指出,「這是我們反擊的標誌,我們將不會只是無所事事坐著。」 王洛伶(Lauren Dickey)是倫敦國王學院研究員,也是駐華府的台灣事務分析家,她說,這是台灣蔡英文政府第一次積極反制中方施壓,「他們在公開反抗恃強凌弱者,為的是要改變」。總統蔡英文曾呼籲企業「抵抗中國錯誤描述台灣的努力」。 王洛伶指出,台灣的舉動會被視為「具煽動性」,幾乎必然會引起北京當局的反應。她關切的是,兩岸關係可能將從「文火慢燉變為持續沸騰,而這種不穩定性特別令人擔憂」。 專家認為,這件事反映出,在北京當局加強施壓兩年後,台北當局採取了較為強硬的立場。 金融時報說,台北當局採取這種較為嚴正的立場,是在美國加強支持台北之後。美國在台協會主席莫健說,北京似乎企圖製造「事實的確存在的印象,但這個事實並不存在。這種介入商業事務的行為並不恰當,為的是證明一個從根本上說並不精確的政治觀點」。 金融時報說,自從2016年蔡英文當選總統、傳統上偏好台獨的民進黨執政後,北京當局就在軍事、外交等方面實施一連串強制措施,包括侵蝕台灣的外交空間,並增加在台灣周邊的軍事活動,目的是打擊這個政府。今年,北京當局的行動擴大到商業領域,譴責一些航空公司在官網下拉式選單上,將台灣標為有別於中國的區域。 中國民航局四月要求36家外國航空公司將台灣標示為「中國台灣」,白宮譴責這是「歐威爾式的謬論」,美國資深官員要求聯合、美國與達美航空不要遵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