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新闻
【泰國世界日報系台北報導】日本航空公司配合北京要求,將台灣名稱進行更動,惹惱民進黨政府,國安高層鼓勵台人拒搭配合北京要求的所有國際航空公司,當年日本與中華民國斷交後,雙方接著斷航,起初的民族大義,不到幾年就破功,中日斷航為台灣造成的損失,遠遠大於日本,最後在田中角榮垮台後,利用三木武夫上台重新談判復航。 1974年日本與北京簽署民航協定,台北認為矮化台方,隨即宣布台灣與日本斷航,這個姿態比今日民進黨政府不知強硬多少,可是根據參謀總長賴名湯日記,他在1974年4月24日寫下,日本損失不大,相差只有40多分鐘飛行時間,但對台飛美國,相差幾千里,中華每次要損失2萬美元,但為了國家尊嚴,一切都不顧了。 為了表面上的尊嚴,台灣蒙受更大損失,但當時國府仍與日方保持協商管道,確保台方民航權益與地位,直到充滿爭議的首相田中角榮下台,日本政壇發生變化,雙方才恢復通航,讓台北保留顏面。成田機場啟用後,華航卻不能使用,只允許降落羽田機場,用以區別地位,也正因為這種差別待遇,羽田機場離市區較近,讓華航機位更好賣,這是因禍得福。 當年台北為了與日本政府對抗,不惜拉攏自民黨右派團體青嵐會,藉以牽制田中角榮,這個團體成員後來也有多人在日本政壇享有盛名。 國際航空公司只是民間企業,對那個地區的國際人格無從仲裁,台灣不滿意他們採用的名稱,但無損於台灣的實際地位,也不改變北京並不實際控制台灣的現實。除了美國有能力與北京對抗,可以督促美國企業不配合北京要求,其他國家難有如此的政治實力,這是現實。 當局操弄民粹,或者發動旅客杯葛,除了義憤填膺,改變不了什麼,台灣地位不會就此變成台灣國,駐日代表處也不會成了台灣大使館,官員激情演出,無非內政考慮,表現出民族大義,喊完口號後,還是要低頭與對方打交道。國安高層當年以留學生身分,在華府舉牌抗議美國斷交,後來成了駐美代表,難道還能繼續舉牌抗議辦外交嗎? 北京強硬姿態,難道不怕得罪台灣民心,北京浪費了8年時間讓利台灣,換來台灣人的訕笑,那麼你能要北京當局怎麼想,不吃軟,就只有吃硬了,北京近來對台灣人繼續提出惠台措施,又對民進黨當局加大政治壓力,政府要改變困局,只有回頭搞好兩岸關係,台北當局老是要跟北京吹鬍子瞪眼睛,只會換來更大壓力,至於搭飛機旅行,服務與價格最重要,誰管你是哪個國家的公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