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新闻
【泰國世界日報系台北報導】監委陳師孟自上任後爭議不斷,首辦就是調查台北地檢署9年前在司法節慶祝大會上,涉嫌諷刺前總統陳水扁的短劇,被調查對象之一的台北地檢署前主任檢察官慶啟人,以陳師孟有既定立場為由,向監察院聲請迴避。監院日前也決議,陳師孟應迴避調查。對此,陳師孟在個人部落格「尖尾週記」寫到,將以「勾踐附身」決定以牙還牙。 陳師孟在部落格以電影《第一滴血》為題,自比為主角將使出逆轉絕招,他故意違反迴避裁定,上周約詢「諷扁劇」案檢察官,然後向監察院「自首」,接下來將由紀律委員會、院會處理此事,一旦到了院會決議,在他聲請馬提名監委紀律委員及他個人迴避下,總統蔡英文提名監委將占有人數優勢,他形容現在自己「勾踐附身」,情勢將由「山窮水盡」變為「柳暗花明」。 該週記指出,2009年1月司法節慶祝大會時,台北地檢署幾位檢察官的表演,模仿阿扁總統在前1年被收押時,高舉上銬雙手、高喊「司法迫害」的一幕,他認為司法官公開羞辱被告,嚴重違反了國際公約對人權的保障,所以上任後以這個所謂「諷扁行動劇」案為「打恐龍」的第一棒。而這也成為現在被要求迴避調查的第一案。 針對慶啟人要求迴避案,陳師孟說,收到通知的那一刻,第一個反應是難以置信,然後是自我責備,因為早先被紀律委員會「審判」近兩小時,還覺得「馬派」監委的表情與發問都很和氣,讓他能充分反駁慶啟人的4大指控,以為沒事了。他重蹈阿扁的覆轍,相信聖嚴法師所說「慈悲沒有敵人」,而真相總是「敵人沒有慈悲」。 陳師孟說,接下來他就「勾踐附身」、決定以牙還牙。監察院自律規範相關條文:「監察委員調查案件違反本規範者,應提經本院紀律委員會審議後,提報院會決議,停止就該案件行使監察權。」如果他現在違反不遵守紀律委員會與張博雅的迴避裁定,那就轉而適用這一條的處置了嗎? 陳師孟表示,不服裁定、罪加一等,有什麽好高興的?這一條的逃生門在於「院會」決議,而非處理慶啟人要求迴避案,是由「院長」決定。 陳師孟指出,「監察院會的結構,是馬派16席、英派11席嗎?(此時我露出了陰險的笑容),難道你忘記迴避這回事了嗎?一旦到院會決議,我會立即聲請那7位紀律委員迴避,我也自行迴避」;如此一來,對方減為9席、而我方仍有10席!這就是勾踐復國、以寡敵眾,「你說是不是情節曲折、引人入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