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新闻
台灣是水果王國,學者建議與其要突破關稅以及防檢疫問題外銷,不如結合觀光,推出「水果折價券」,用國內的農產品以及農產加工品吸引觀光客,讓外國人來台灣吃和買,依照季節,促進觀光與消費。(泰國世界日報系台北傳真) 【泰國世界日報系台北報導】台灣號稱水果王國,不少觀光來來台讚不絕口。今年香蕉、鳳梨、火龍果產銷失衡,學者建議水果生產過剩,政府與其要突破關稅以及防檢疫問題拚外銷,不如結合觀光推水果折價券,用台灣的農產品以及農產加工品吸引觀光客,既促進觀光與消費,也有助紓緩產銷失衡。 農委會舉行第6次全國農業會議,各界對農糧產業問題提出建言。台大園藝暨景觀學系教授陳右人建議,政府與其用金錢補助南向國家觀光客來台觀光,不如把一部分經費轉成水果折價券。 陳右人說,若提供每1名觀光客1000元的水果折價券,其中50元可購買1公斤生鮮水果、讓觀光客在旅途享用,其他950元額度,可轉換購買農產加工品、伴手禮,比如鳳梨酥、茶葉、烏魚子、香菇脆片等等,或參與農業深度旅遊。 來台觀光客人數近年屢破千萬大關,他表示,只要有部分觀光客響應,來台吃水果、買伴手禮,每人只發1000元折價券,觀光客可能因此購買3000元、5000元,甚至更多,台灣1年外銷出去的水果量,絕對不會比這些觀光客來台吃掉的量大,與其推外銷,不如透過觀光系統,直接把這些水果在台灣消費掉。 陳右人說,讓合作的水果攤、水果行來登記,由政府管理認證,經過系統檢核,讓整個行銷通路更有秩序、導入正軌,也等於是向觀光客保證,在這買的水果,都是衛生安全、政府認證的,還能提升品質。 陳右人表示,我國的農產品要結合文化底蘊,比如台灣茶文化,泡茶技術、喝茶禮儀等,帶領觀光客來台深度旅遊,這種觀光農產品券,也能用在農業旅遊、生態農場使用,享受美味水果之餘,體驗茶園生活,不論是團客、自由行都適用,透過觀光客回國後口語傳播大打廣告,整體的台灣旅遊觀光深度也會提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