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新闻
【泰國世界日報系台北報導】行政院黨產會移送法務部行政執行署追繳國民黨台幣8.6億元黨產,昨一早由台北分署會同黨產會,兵分7路前往查封包括國民黨智庫、第三區黨部,以及松山、文山區黨工宿舍共13處。國民黨怒轟民進黨政府選前大動作查封,充分利用行政權霸凌最大在野黨,目的昭然若揭。 國民黨遭追徵黨產後,所提出的清償計畫遭黨產會拒絕,並要求未在期限內繳清,即向行政執行署提出查封國民黨不動產。執行署清查國民黨財產後發現,智庫「國家政策研究基金會」建築物為國民黨所有,且位於執行署台北分署轄區,因此進行查封,並將進一步收歸國有。 黨產會發言人施錦芳表示,行政執行署在去年10月20日發文給台北市建成地政事務所辦理查封,同時通知國民黨與黨產會,10月24日完成建物查封登記。 台北分署的7組查封人員,分別前往松山區查封2處、萬華區1處、中正區1處、文山區2處,及新北市新店區1處。其中,除了杭州南路的智庫大樓及八德路4段的「第三區黨部」屬辦公處所,其他都是黨工宿舍。 行政執行署去年9月27日曾派員欲查封松山區黨部,遭國民黨台北市黨部主委黃呂錦茹、市議員等人阻撓未果,昨天9時59分再度率約50名相關人員及警力前往查封。黃呂錦茹表示,無預警的突襲作法,令在場的區黨部主任、多名黨工、志工相當錯愕。 至於查封後何時拍賣?台北分署表示,查封後仍須進行相關程序,待程序完備後,才能公開宣示拍賣,時間都未定。 國民黨行管會主委邱大展表示,區黨部和智庫被貼封條,暫時不會影響人員辦公和運作,但查封後,隨時可能被拍賣,換句話說,「國民黨隨時有可能被掃地出門。」 黨產會是準違憲機關 應暫停一切處分 不當黨產處理委員會日前宣告救國團為國民黨附隨組織,推定其財產為不當取得,凍結全部資產。這項處置,與黨產會過去處理國民黨黨產和婦聯會雖無不同;但影響範圍更大,認定卻更含糊,讓人深刻體會黨產會這隻「憲政怪獸」已到了必須阻止其橫行的地步。 救國團遭凍結的56億餘台幣資產,雖遠遠不及國民黨或婦聯會,但影響所及,包括它經營的青年活動中心、運動中心、立案補習班等,員工、消費者以及退休人員加總恐達百萬之眾。在各項經費都需要黨產會核准才能動支的情況下,要說這對相關人員權益沒有影響,是自欺欺人。 論本質,救國團與國民黨或婦聯會完全不能相提並論。國民黨是政黨組織,且實際長期掌握執政權;婦聯會資產和組織龐大,內部運作諱莫如深。而救國團近乎是開放的民間組織,其員工或消費者也多為一般民眾,而不是政黨或政治人物。這樣的平民組織,竟也成為黨產會侵害的對象。 憲政體制已增生變形 仔細追究,其間更有問題的其實是黨產會。它形同一個「超憲法」組織,只要遭其認定與「不當黨產」沾上邊,即可任意剝奪人民或團體的財產。在黨產會這樣超憲機構的橫行下,憲政體制已增生變形為「六權分立」,不但超越行政、司法與立法,更罔顧憲法對人民基本權利的保障。再說,黨產會是選擇性調查,也是選擇性執法。例如,對於李登輝掌權時期的國民黨一概放過;對於落入其他政黨手中的國民黨黨產如台苯也略而不提,這都私心畢露。 黨產會權力如此龐大而不受節制,在立法階段即有不少學者提出警告,認為其違背法理之處甚多。包括自證無罪、追溯時效以及限縮財產權之保障等,都對法治運作產生重大斲傷。及至《黨產條例》正式上路,監察院也據此向大法官聲請釋憲;與此同時,國民黨也針對黨產會的處分逐一提出行政訴訟。 我們認為,基於對人民基本權利的保障,在釋憲結果出爐前,黨產會不應再對任何團體、個人做出處分。這並不表示黨產會必須完全停止運作,至少調查程序仍可繼續進行。否則黨產會一再依據涉及違憲的法令侵犯人民和民間團體的基本權利,不僅與其主張的正義背道而馳,未來也必遭反噬。 (節錄自台北聯合報社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