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新闻
【泰國世界日報系台北報導】僑務委員會力拚新南向,昨天首度辦理「2018年新南向國家華校校長會議」。行政院長賴清德致詞時也釋放利多,他表示,政府已推動「新經濟移民法」立法,未來新南向目標國的僑生到台求學畢業後,符合特定條件可永久居留或取得國籍,學生將有更多出路,盼達到台灣與新南向國家互惠雙贏。 昨天會議邀請泰國、馬來西亞、印尼、越南、菲律賓、緬甸、柬埔寨等7個新南向國家的華校校長、管理者及韓國華校校長、國內高級中等學校建教僑生專班、海青班承辦學校校長參與,共108人出席,賴清德也參觀14所高中建教僑生專班展覽,並與赴台就學僑生交流。 賴清德表示,華校長年在各國深耕,做為每個國家和台灣的橋梁,政府將傾聽華校的聲音、解決問題,建立後續更穩定的關係。他表示,蔡英文總統提出新南向政策之後,這一、兩年來有明顯成果,2017年度東南亞來台求學的學生數,相較2016年增加10%以上,觀光客增加27%;而台灣對東南亞國家的投資金額大幅成長54.5%,東南亞也對台灣投資增加15%。 賴清德表示,台灣經濟相對東南亞國家較為成熟,學生來台灣學習,將來回到自己的國家,對該國發展經濟一定有莫大幫助。目前政府正在研擬「新經濟移民法」草案,希望讓新南向僑生畢業後可以在台就業、回僑居地創業或到台商企業工作,符合特定條件下可永久居留或取得國籍,讓學生有更多選擇。 賴清德也說,台灣非常重視與新南向國家交流,盼透過各種合作建立互惠、雙贏、共好的永續關係;他相信,只要努力,用行動支持自由民主台灣,一定可以越做越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