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新闻
【記者陳珮琦、鄒秀明、王敏旭、賴郁薇/連線報導】台電公司昨天凌晨將核四廠第2批核燃料棒運抵基隆港,昨下午船運美國。核四廠共有1744束核燃料棒,7月首度啟運到美國,目前已運出320束,預計2020年底前全數運完。 台電在7月4日運出首批共80束核燃料棒,昨天凌晨1時許第2批共240束燃料棒,在百餘輛警車戒護下,從核四廠運往基隆港。港區內有港警警備車、港消消防車及救護車嚴陣以待。 台電公司人員到場查看外運作業,重申核四電廠將轉型為綜合電力園區。台電發言人徐造華表示,基於「燃料運送需遵守國際原子能總署保密規定」,台電不能透露運送細節,台電是依照立法院決議必須在2020年底前全數移出燃料棒,將分3年、共8批次運出。 徐造華說,核四燃料棒外運加上拆解、外運費用共計7.46億元,依約外運至美國異地儲存後,可存放至2022年,台電正積極尋求適合買家,讓資產效用最大化。他說,一旦全數完成外運,每年可幫台電節省1.4億元的養護費用。 台電表示,燃料棒運出有嚴格的安全認證機制,必須使用符合規格的護箱運送,而護箱供全球核電廠輪流使用,由於事涉船期、全球調度,現在也不會知道何時將再運出下一批。 核四在台電運出核燃料棒後,確定走入歷史,但又衍生深澳燃煤電廠擴建爭議。昨二度啟運核燃料棒,藍綠再次交鋒。 國民黨新北市長參選人侯友宜猛轟執政黨把火力發電當籌碼,未考量火力發電直接造成空汙,也違反時代潮流,呼籲蔡政府整體能源政策規劃一定要納入公衛部門聲音,堅決反對興建深澳燃煤電廠。 民進黨新北市長參選人蘇貞昌力挺「非核家園」,蘇辦發言人黃韋鈞說,非核家園不僅是全民共識,電業法也已入法明定,核一、核二及核三廠都須在2024年除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