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新闻
【記者何定照/台北報導】中研院昨起3天舉行第3屆台灣研究世界大會,中研院院長廖俊智表示,希望藉此大會提供全球「台灣研究」的平台,讓台灣在全球化世界發揮更高影響力;學者黃富三在演講中指出台灣雖然小,但如精美鑽石,相比於中國如巨大岩石,問全場「你喜歡哪個?」 第3屆台灣研究世界大會為中研院和教育部合辦,共13國、124位學者參與。副總統陳建仁致詞指出,台灣在日本殖民50年後,歷經眾多挑戰,經濟仍有長足發展,社會與政治也自由開放,「台灣研究」也因此從1990年代從台灣和世界崛起,歐美日本都有台灣研究協會。他感謝眾多致力台灣研究學者的努力與堅持,也希望藉著教育部與國外大學合作的「台灣研究講座計畫」以及這屆大會,讓台灣研究在全球再升級。 最早推動中研院台灣史研究所成立的台灣史學者黃富三,今早以「台灣研究做為新學術領域:問題與展望」專題演講,侃侃而談早年各界為何反對成立台灣史研究所,以及為何他認為不能用中國史來包括台灣史就好,並指出未來包括台灣史的台灣研究將往哪方向發展。 黃富三說,台灣可能確實很小、歷史也短,但400年來已留給全球極有價值的資產。台灣相對於中國,作為新的學術領域更具潛力,中國是專制政治、控制經濟、社會不自由,台灣則擁有民主政治、自由經濟與多元文化社會,應可助於做各種深度研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