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新闻
【記者侯俐安/台北報導】熱帶性低氣壓與中颱山竹接力威脅台灣,行政院長賴清德昨天下午視察氣象局提出「3點期許」,希望氣象局能做到最正確的預報、最即時的預報、最全面的服務,更強調希望能提高警覺,「掌握每一分的變化」,氣象局表示準確預報是追求的目標,氣象局持續發展數值預報模式,並加強監測技術,不過氣象專家認為「氣象局不是賴神」,這些需求已超過目前科技人力。 賴清德昨視察氣象局時,先感謝氣象局面對颱風與豪大雨不眠不休,除了感謝人員辛勞也期許氣象局能做到3點。第1、做正確的預報,無論颱風路徑、雨量或雨下在哪裡,一定要提供最準確的預報;第2、提供最即時的預報,科技愈來愈發達、氣候變遷也愈來愈嚴重,瞬間差異非常大,必須提高警覺,應能將訊息及時提供給社會。 賴清德表示,第3點是提供「最全面的服務」,他說,氣象資料不只是政府需要,士農工商無論海域、山上、陸地,各行各業都需要,訊息也必須提供給各行各業。賴清德也說,由於熱低壓、颱風後續變化尚難全部預測,後續的變化可能帶來進一步災情,中央政府各部會及地方政府要嚴正以待,既然路徑、通過時間已經知道,要做到超前部署。 氣象局預報中心主任呂國臣表示,準確預報是氣象局追求的目標,氣象局持續發展數位預報模式及加強監測技術,提升短時強降雨預報技術,例如提供定量降水等每天固定預報,天氣預報也透過特報、即時訊息、細胞廣播等方式,讓民眾快速取得最新天氣資訊,氣象局未來也將持續努力精進預報。 不過,中央大學大氣科學系兼任副教授吳德榮質疑「賴揆提出3個需求,氣象局就默默接受了?」他說,氣象局應反問「院長願意給我們什麼資源?讓我們可以做到全世界一流,美國都做不到的預報。」吳德榮說,氣象局不是「神」,3點需求無論是「最正確」或「最即時」,都已超過目前科技能力,賴揆應問的是「要達到這些目標,氣象局需要什麼資源?」才是既可達到目的又不是空泛的需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