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新闻
【編譯黃淑玲/綜合報導】日經新聞報導,台灣目前有超過11萬年輕人響應「南向」政策,這些年輕人之所以「飄向南方」,是為了到東南亞國家追求更高的薪資和更好的升遷機會。 報導引述104人力銀行的資料,25到29歲的台灣年輕人前住東南亞工作的人數,在2017年為止的3年期間跳增62%;申請前往這個區域工作者則有53137人,成長率也高達33%。 日經指出,台灣的就業機會日益縮減,青年失業率連續9年超過10%;據8月最新統計,20到24歲年輕人的失業率達12.8%。相較之下,台灣8月整體失業率僅3.87%。 政務委員鄧振中接受日經訪問時則表示,他認為台灣年輕人力外流到東南亞國家,並不是壞事,「這樣的成長趨勢,開拓了台灣與東南亞國家更多的商業與文化交流」。 蘇培敏(Bevin Su,譯音)8年前離開台灣到越南工作時,還是個沒太多經驗的社會新鮮人,如今他在胡志明市一家耐吉(Nike)運動鞋供應廠,帶領一支700人的品管團隊,「我如果留在台灣或到中國工作,都不會有這樣的機會」。 他也說,台灣的大學畢業生,在越南起薪至少一個月1140美元(約3.8萬銖),試用期過後還會加到1500至1600美元。據台灣勞動部2017年資料,大學畢業生起薪為927美元。 蘇培敏的大學同學吳若依(Zoe Wu,譯音)說,當發現在台北做一個禮品公司的貿易助理完全存不了什麼錢後,她決定到越南一家製鞋廠工作。越南雇主提供她食宿、居家打掃和洗衣服務,還有每年7次免費來回台灣機票,外加55天的帶薪休假。 吳若依現在帶領一個協助知名鞋廠開發新鞋款的團隊, 她說如果還留在台灣,薪水大概只有一半,「到越南工作,很容易在2、3年內就存到3萬美元(約100萬銖,俗稱的第一桶金);這是我如果留在台北永遠也想像不到的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