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新闻
【記者林彥呈、編譯張佑生/綜合報導】世界經濟論壇(WEF)最新競爭力報告昨天出爐,台灣在「創新能力」項目中名列全球第4,與德國、美國、瑞士等國齊名,獲評分數遠高於其他國家,因此被WEF譽為「超級創新國」(super innovators)。 WEF表示,「創新能力」今年全球評比的中位數為36分(滿分100分),受評的140個國家中,高達4分之3得分僅為五十或更低,是12個評比指標中平均表現最差的1項;但德國、美國、瑞士及台灣得分超過80分,表現相當優異。 台灣這次在「創新能力」項目名列前茅,主要原因是多個細項排名傑出,其中有六個細項進入全球前十名,分別是「勞動力多樣化的程度」、「產業群聚完善發展的普遍程度」、「以共同發明方式擁有國外專利權之數量」、「專利權數量」、「研發支出占GDP之比重」以及「企業採購決策的成熟度」。 主要是因多項指標表現亮眼,包括專利權數量、研發支出占GDP比重、產業群聚完善發展普遍度、共同發明方式擁有國外專利權數量等。 國發會主委陳美伶特別引用台積電創辦人張忠謀的話,「企業沒有創新就不可能有競爭力」,同理而言,一個國家如果沒有不斷創新,必然將影響競爭力,今年台灣備獲國際肯定,同時顯示當前我國持續優化新創事業投資環境,落實推動五+二產業創新等政策方向,符合WEF全新評比所強調的工業革命四點O的精神。 本次台灣在「創新能力」項目名列前茅,主要是因多項指標表現亮眼,包括專利權數量名列第2、研發支出占GDP比重、產業群聚完善發展的普遍程度、共同發明方式擁有國外專利權數量同樣排名第5。 陳美伶指出,由此可見,政府在研發創新方面投入許多資源,培育科技人才的成效斐然,不僅有助於健全國內創新生態體系,同時也是國際大廠紛紛來台設立據點的原因。 「打造創新環境是數位時代競爭力的關鍵!」陳美伶強調,政府致力優化新創環境、法規鬆綁、資金協助,以及對於智慧財產權的尊重,讓台灣創新方面在這次的評比獲得偌大肯定。 但在「創新生態體系」的類別中,我國「開辦新事業需要的天數」項目排名第60,被國發會列為弱勢項目。陳美伶則表示,目前在台成立公司程序繁瑣,經濟部正在介接跨機關部會的資料平台,未來可以提供一站式的數位化服務,透過線上查詢、縮短辦理時程,可望改善相關指標的表現。 |